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石参

石参

药材名称石参

拼音Shí Shēn

别名豇豆岩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紫花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xostigma griffithii (Wight) Clarke [Didymocapus griffithii Wigh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紫花苣苔半灌木。茎高20-10cm,四棱形,被短毛。叶对生,同一对叶不等大;较大的叶柄长约5cm,较小的叶柄长约5mm,被短柔毛;叶片膜质,长椭圆形或狭卵形,长4-19cm,被短柔毛;叶片膜质,长椭圆形或狭卵形,长4-19cm,宽1.8-19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偏斜,边缘小钝齿或小牙齿,上面被粗柔毛,下面疏被短柔毛,沿叶脉较密集。聚伞花序在茎上部腋生;花序梗长2-10cm,被短柔毛,有2-10花;苞片小,线状披针形;花梗长1-1.5cm;花萼5裂至基部,裂片相等,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花黄色或淡黄色,长3-3.8cm,外面疏被腺状短柔毛,内面无毛,具紫色斑纹,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2对,花药成对连着;子房长圆形,无毛,柱头2。蒴果狭长形,长6-12cm。种子小,两端各具1条长约1mm的毛状附属物。花期10月,果期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2600m的潮湿林中树上或山坡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湿热泻痢;肺热咳喘;跌打肿痛;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慈姑叶

    《中药大辞典》:山慈姑叶药材名称山慈姑叶拼音Shān Cí Gū Yè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兰科植物杜鹃兰或独蒜兰等的叶。功能主治《纲目》:"除乳痈、便毒。"复

  • 黑葡萄液汁

    《中药大辞典》:黑葡萄液汁药材名称黑葡萄液汁拼音Hēi Pú Tɑo Yè Zhī别名野葡萄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复叶葡萄幼枝所流出之液汁。除冬季外均可采收,将幼枝切成小

  • 鸡大腿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大腿药材名称鸡大腿别名大果上叶来源兰科鸡大腿Coelogyne esquirolii Schlechter,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消炎,消

  • 刺山茶根皮

    药材名称刺山茶根皮拼音Cì Shān Chá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刺茶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

  • 玉簪花根

    药材名称玉簪花根拼音Yù Zān Huā Gēn出处《品汇精要》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根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簪花"条。化

  • 山扁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扁豆药材名称山扁豆拼音Shān Biǎn Dòu别名假牛甘、细杠木、水皂角、黄瓜香、鸡毛箭来源为豆科决明属植物含羞草决明Cassia mimosoides L.,以全草入药。夏、

  • 白头翁花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花药材名称白头翁花拼音Bái Tóu Wēnɡ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花蕾。功能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头疮。"

  • 眼镜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眼镜蛇药材名称眼镜蛇拼音Yǎn Jìnɡ Shé别名吹风蛇、扁头蛇、吹风鳖、饭铲头、蝙蝠蛇、琵琶蛇、饭匙头、万蛇、膨颈蛇、扁颈蛇、五毒蛇、白颈丫来源有鳞目眼镜蛇

  • 珊瑚草花

    药材名称珊瑚草花拼音Shān Hú Cǎo Huā出处本品以竹叶吉祥草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三蔓草类,云:“生云南山中。绿蔓,竹叶垂条,开花如吉祥草,六瓣,红白相间。长根色微红。”上述形态及

  • 貒膏

    《中药大辞典》:貒膏药材名称貒膏拼音Tuàn Gāo别名貒脂(《本草拾遗》),貒猪膏(《食医心镜》),猪獾油(王玷桂《不药良方》),貒油(《纲目拾遗》),土猪油(《四川中药志》)。出处《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