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06~1965【介绍】:现代医家。四川成都市人。十六岁开始随父学医,从事中医工作。解放后,先后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及中医学院工作,任妇科教研组主任及附院副院长。著有《论崩漏》一书,并参加
骨名。又名心蔽骨、鸠尾骨。详鸠尾骨条。
书名。4卷。清·吴坤安撰于1796年。吴氏所说的伤寒,包括伤寒和温热二类病证。本书辨析伤寒、温热病证治,伤寒推崇王宇泰、喻嘉言、柯韵伯等;温热悉遵叶天士、薛生白学说。条理清楚,论述颇精。卷1辨类伤寒及
补法之一。补益肾脏的方法。分补肾阴、补肾阳。详各条。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痉症》。指失血过多,血虚无以养筋所致的痉病。症见手足搐搦,或角弓反张等。《张氏医通·诸风门》:“血虚之人发痉,或反张,或只手足搐搦,或但左手足动摇。十全大补汤加钩藤、蝎尾,或用大
出《本草拾遗》。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过了传经的日期,病仍未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宜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则愈。”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方。柴胡、人参各一两五钱,生黄芪、半夏、炙甘草各七钱五分,青黛六钱,天门冬(去心)三钱,陈皮(去白)、五味子(去核)各二钱。为末,水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食后温白汤送
病名。出《治疔大全》。即乌茄疔。见该条。
指相对热灸而言,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如药物发泡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