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神门

神门

经穴名。代号HT7。出《针灸甲乙经》。《难经·六十六难》名兑骨。别名兑冲中都锐中。属手少阴心经。输(土)、原穴。位于掌后腕横纹尺侧端,当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缘凹陷中。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并有尺动脉通过。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症,目黄失音喉痹胁痛,腕关节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图108)。②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手少阴心经之动脉,即中部人,以候心气。参见神门脉条。

图108

猜你喜欢

  • 六谷米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 四诊合参

    辨证过程中,必须把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才能确切地判断疾病的病机所在、寒热虚实、标本缓急,正确地指导治疗。要防止片面夸大某一诊法的作用,以一诊代替四诊。

  • 三因

    古代三类病因的合称。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

  • 血瘕方

    《类证治裁》卷八方。干姜、炙乌贼骨、桃仁各一两。为末,每服一方寸匕,酒送下,日二次。治血瘕,经行劳动感寒,留络不去,腰腹急痛者。

  • 钱君颖

    【介绍】:见钱国宾条。

  • 灸瘢

    指灸疮脱痂后所留遗的瘢痕。《抱朴子·仙药》:“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灸瘢皆灭,面体玉光。”

  • 五指

    ①手的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灵枢·经脉》:“大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②足趾。《素问·厥论》:“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

  • 岐伯

    【介绍】:传说上古时代医家,后人又称岐天师。相传黄帝与岐伯等人讨论医药而创医药,《黄帝内经》中许多重要论述多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成。参见岐黄条。

  • 治痧要略

    见痧法备旨条。

  • 膺骨

    骨名。即胸骨。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