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心痛之一。因肝病而邪上乘心所致。《灵枢·厥病》:“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歧骨陷处痛,名心痛。……连胁,名肝心痛。”《张氏医通·诸痛门》:“肝心
【生卒】:1736~?【介绍】:清针灸家。字善述。河南长葛人。少学针6年未尝稍懈,然不敢轻试于人。公元1786年以针刺疟大有效而始自信。因见针灸专书多古奥难窥,撰《针灸易学》(1789)2卷,前论古人
出《千金要方》卷五。洗浴婴儿,是为初生婴儿去除污秽,清洁皮肤,具有防止皮肤病和疮疖的作用。洗浴的水,前人用桃、槐、桑、梅、柳五枝煎成,临浴时,要选择在无风的地方,洗浴的时间要适可而止,注意脐带的干燥,
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病证名。指产后恶血入于肝经,出现手足瘈疭,筋挛抽搐的症候。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肝主筋,产后或加郁怒,致败血入于肝,手足瘈疭,筋挛抽搐,有似中风状者是。丹皮散主之(丹皮、防风)。”
病证名。疳疾的一种证候。见《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七卷。由于小儿乳食不调,心、脾积热,津液虚损所致。症见羸瘦,皮肤干枯,两目干燥凹下,或畏光,夜热不安,啼哭无泪,腹部胀满,口干唇燥,或颈项倒斜。治宜健脾益
病名。出明·楼英《医学纲目》。又名风喉、暴喘。为小儿“暴喘而胀满”(《证治准绳》)的危重证候。多由“胸膈积热,心火凌肺,痰热壅盛”(《幼幼集成》)所致。症见胸高气壅,肺胀喘满,两胁抬动,鼻翼扇动,大小
病证名。见《普济本事方》卷三。又称失精、遗泄。凡不在性交时精液泄出均称遗精。因梦而精出,称梦遗;无梦而精出,称滑精。精藏于肾而主于心,故遗精多因烦劳思虑过度,房室不节,损伤心肾所致。也有因醇酒厚味过度
针刺术语。指保持针刺得气状态,不使消失。《素问·宝命全形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