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肝阳上扰所致的头痛。《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医醇賸义·
病名。为一种慢性落屑性皮肤病。见《外科大成》卷四。又名蛇虱、疕风、松皮癣。因风寒或风热郁于肌肤,营卫失调;或营血不足,运行不畅,瘀于肌表,致使肌肤失养而成此病。多发于四肢伸侧,次为头皮及躯干,常对称发
见《本草纲目》。为水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用止塞的方法治疗塞证。闭塞不通之证,一般应采用通利的治法。但对某些现象是塞,而本质是虚的病证,则不但不能通,反而要用补法,故称反治法。例如中气不足、脾阳不运所致的
即《金匮要略方论》。详该条。
痢疾的古称。见《千金要方》卷十五。因痢下脓血粘腻,排便滞涩难下,故名。《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一证……因其闭滞不利,故又谓之滞下。”多由湿火、气食积滞所致。《医学入门》卷五:“湿火滞于肠中,故名滞
病证名。八痢之一。小儿因受惊气机逆乱,湿注肠道而成痢者。多由外感惊恐,肝气逆乱,阻滞气机,湿浊内仃,下注肠道所致。症见腹痛,便下青色粘胨,心烦不食。治宜温肝燥湿。用左金丸。
针刺补泻法之一。是以进、出针的快慢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即慢进针快出针者为补,快进针慢出针者为泻。其慢进快出,在于扶助正
①病名。温毒的别称。《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兼症疗法》:“其六兼毒,病名温毒,一名热毒,通称时毒。”详时毒条。②病邪名。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素问·五常政大论》:“太阳在泉,热毒不生。”③疮疹病因之一。
【介绍】:见马哈也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