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多因痧后余毒未清致齿烂龈腐而臭者。即走马牙疳。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说约》卷之四。风温时毒陷入胸膈,以致胸膈赤肿、热痛,因其由暴寒搏动而发,故名。症见发热,胸痛,痰嗽气急。若咯浊唾腥臭者,为温毒内陷伤肺,酿成脓胸。初起属实证者,宜表里双解,用荆防败毒散
针刺麻醉法之一。指按针麻要求,针刺唇部人中、承浆二穴以进行各种手术的方法。目前主要用于纵膈肿瘤切除、脾切除、胆囊切除、阑尾切除、疝修补等手术。一般取用30~32号毫针,以15度角斜刺进针。人中穴向上刺
见《药材学》。即石蟹,详该条。
【介绍】:见李纪方条。
病名。又名睑粘睛珠、睑倒粘睛。多因风热上攻,热燥血涌、气血瘀阻而成。常可见于椒疮重症。此外,烧伤及腐蚀性物质入目等亦可造成本病。《证治准绳·杂病》:“目内睥之肉与气轮相粘不开,难于转运。”相当于今之睑
病证名。小儿感受风邪,四肢缓纵,不能随意运动。《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三卷:“小儿中风不随者,因风邪中于肢节,客于筋脉。若风挟寒气者,即拘急挛痛;若挟于热者,则缓纵不随。”宜分辨寒热,以疏风通络为治。
病名。指盘肠而生的痔疮。《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多因气血虚损,湿热侵入大肠所致。症见直肠脱出二三寸,痔核如棉子大,环聚而生,肿痛溃浓,甚或阴部亦肿,过劳易发,治宜托里排脓,兼服金蚣丸、中九丸。外用麻凉膏
出《史记·扁鹊列传》。泛指病邪所积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