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焦氏喉科枕秘条。
《串雅内编》卷一方。当归尾五钱,大黄、荆芥、桔梗、炙乳香、炙没药各二钱,黄芩、连翘各三钱,防风、羌活各二钱五分,朱砂一钱五分,全蝎一钱,蝉蜕二十个,僵蚕二十五条,黄明胶(土炒)一两,雄黄七分,蜈蚣四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衡疽①。见该条。
解剖部位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两骨相连接处。详关节条。
【介绍】:唐代医家。撰《删繁药咏》3卷,已佚。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发背的一种。因症见多处肿焮,甚而彼此相连,形如贯珠故名。由荣血火毒蕴结所致。《校正外科大成》卷二背部:“连珠发,连肿三五块,形若贯珠。内则百节皆痛;小腹胀,小便闭,阴囊肿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脐寒泻。详该条。
见《江苏野生植物志》。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腧穴。《素问·气穴论》:“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见腧穴条。
病名。①见《张氏医通》卷七。指肠痈化脓后,脓汁从脐部溢出者。②清抄本《外科或问》:“此因脏腑积热归大小肠,或因食死畜肉发毒于左腹肠下,初觉红肿如粟,渐大如杯盘。”治法:以活命饮加柴胡胜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