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劳

脾劳

病名。因饮食劳倦伤脾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脾劳者,舌本苦直,不得咽唾。”《外台秘要·脾劳》:“脾劳热,身体、眼目、口唇痿黄,舌本强直,不能得咽唾,生地黄煎。”又:“脾劳虚损,消瘦,四肢不举毛悴色夭牛髓虚寒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茱萸膏,治脾劳虚寒,气胀,咽满,食不下通,噫宿食臭。”参见虚劳、五劳条。

猜你喜欢

  • 癖嗜

    病因之一。指饮食方面积久成习的不良嗜好。如长期饮酒的人易患酒癖。

  • 手少阴经筋

    十二经筋之一。《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臂(据《甲乙》、《太素》应为“贲”),下系于脐。”经筋从手小指内侧起始,结于锐骨(

  • 妒乳

    即螳螂子。又作妬乳。各详该条。

  • 手提法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用于脊椎错位的整复。患者立于桌前,助手立于桌上从高处握患者两手臂将患者提起,使患者悬空双脚离地,医者在患处按压整复,给予固定。本法与脊椎悬吊复位法近似。

  • 神仙追毒丸

    即紫金锭,见该条。

  • 金匮方论衍义

    书名。3卷。元末明初赵良仁(以德)约撰于1368年。本书注释《金匮要略》较为详明,但刊本甚少流传。清·周扬俊评介赵氏注本“理明学博,意周虑审”(见《金匮玉函经二注序》)。后世注释《金匮要略》的医家,颇

  • 红枣

    见《医学入门·本草》。即大枣,详该条。

  • 咽路

    出《灵枢·五味论》:“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系指由咽至胃之通道,即食管。

  • 火疮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即烧伤。详该条。

  • 牙蕈(xùn 迅)

    病名。系指牙龈肿硬如蕈状。见《外证医案汇编》卷二。牙蕈形似核桃,坚硬,由心胃之火煎熬而成,不可针破,否则失血难痊,宜耐性调理。治宜清胃泻火,消肿散结。可选用皂角刺、穿山甲、当归、川芎、黄芩、栀子、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