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科学的民间药草》。为五加皮之正品,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苘实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泄泻黄色粪水的病证。多由感受风湿之邪,内搏肠道而致。元·朱丹溪《幼科全书》:“泄泻不住成黄水者,或渴或不渴,此风湿也,其证多得于夏,以五苓散加防风,苍术、羌活治之。”
见《婴童百问》。即心疳。见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胡芦巴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胎患内障,详该条。
【介绍】:北宋药学家。生平不详。撰《本草辨误》1卷,已佚。
病证名。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三:“经来一半,余血未尽,腹中作痛,变作潮热,或无热,当用红花当归散(当归、红花、牛膝、苏木、川芎、枳壳、赤芍、三棱、莪术),破其余血,则痛止人安。”参见痛经条。
①经穴名。代号HT6。出《备急千金要方》。《针灸甲乙经》名手少阴郄。《外台秘要》作少阴郄。属手少阴心经。手少阴之郄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处。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
出宋·齐仲甫《女科百问》。指月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