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胃虚寒吐

脾胃虚寒吐

病证名。脾胃虚寒而致的呕吐。《活动心书》即冷吐。其证乳片不消,多吐而少出,脉息沉微,面白眼慢,气缓神昏,额上汗出,此因风寒入胃,或食生冷,或伤宿乳胃虚不纳而出。宜温胃去风,除宿冷,用当归散,水煨姜陈皮煎服,或间投冲和饮、理中汤及姜橘汤,定吐饮,如诸药不效,以参香饮治之。

猜你喜欢

  • 胞合

    证名。《银海精微》:“热气蓄聚伤胞,所以胞合。”参见胞肿如桃、目疡等条。

  • 脾气盛

    证名。出《灵枢·淫邪发梦》。又名脾气实。指脾经邪气盛实的证候。《诸病源候论·脾病候》:“脾气盛,为形有余,则病腹胀,溲不利,身重苦饥,足痿不收,腑善瘈,脚下痛,是为脾气之实也。”参见脾病、脾实等条。

  • 半月障

    眼科病名。指圆翳内障之“色白而长形如半月,名半月障”(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详圆翳内障条。

  • 腹满

    证名。俗称肚胀。指腹部胀满的感觉。《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伤寒明理论》卷一:“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有虚实寒热之分。《本经疏要》卷三:“胀满而按之痛者为实

  • 胎寒胃冷啼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指婴儿面白唇青,时时啼叫的证候。由于母妊娠之时,寒温失理,取凉饮冷,冷气停滞,触入胞中,致婴儿出生之后,冷伏脾胃所致。治宜温中止痛。用理中汤。

  • 中清之腑

    指胆。见《千金要方·胆府脉证第一》。即中精之腑。详该条。

  • 冒心

    证名。以手按心下之意。由于胸阳不足,病人自觉心下空虚而悸动不宁,故喜以手按心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成无己注:“发汗过多亡阳也

  • 炮炙

    即炮制。详该条。

  • 眼白球

    即白睛。详该条。

  • 疟寒疾

    病名。疟疾之古称。《周礼》:“秋时有疟寒疾。”《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疟寒之疾”。亦指寒疟,参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