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禁用针刺的穴位。后世将部分不宜深刺的穴位也归入这一范畴,所以文献上对这类穴位的记载逐渐增加。禁针穴在《素问·刺禁论》中曾作专篇论述。这些穴位多半在重要脏器或动脉所在处;易因针刺不当,造成不良后
【生卒】:十九世纪【介绍】:清代官吏兼医家。字乐泉。歙县(今属安徽)人。少业儒,为贡生,曾任太守等官职。因留心医药,觅得同乡郑所藏的喉科秘本《喉科秘钥》一书(郑氏为当地祖传喉科医,世称“西园喉科”),
病名。出《治疗大全》。即紫燕疔。见该条。
【介绍】:明医家。字茭山。括苍(今浙江丽水县)人。生活于十六世纪上半叶。早年研习经术,于医学尤得精蕴。著有《诸证辨疑》四卷,现有明刻本。此外著《活人心统》4卷、《用药玄机》2卷、《方脉主意》、《食疗便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
脉的支别之一。①与目相溜(流)通的经脉。《素问·刺禁论》:“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②浮见于皮下之脉。丹波元简《素问识》卷六:“志(张志聪)云:溜脉者,脉之支别,浮见于皮肤之间者也。”③交通阴阳之脉
见《天宝本草》。为大肺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平素患有头目眩晕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
产科著作。4卷。清·许廷哲撰。刊于1806年。作者汇集前贤产科医论,参以己见,编成此书,全书以胎产、保婴为重点内容。卷一介绍流产的防护及妊娠诸疾的证治;卷二分述临产忌宜及产程诸变的救治;卷三为产后诸种
①见成都中医学院等《常用草药治疗手册》。为野牡丹之别名。②见《成都中草药》。为朝天罐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