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邪传少阴,心肾阳衰,阴寒内阻而致四肢逆冷之证。参见少阴病、厥逆条。
指吸气短而促的症状。多由于中焦邪实,气不得降所致。用泻下法使气机通利,呼吸可复平顺。《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
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即葶苈丸第一方,见葶苈丸条。
即脾胃虚寒吐,详该条。参寒吐条。
【介绍】:清医家。原名鹤琴,字赐君。四川温江人。博学深思,涉猎天文地理,医药术数,为人治病每获奇效。撰有《伤寒读本》4卷,多宗《伤寒来苏集》,并补以《金匮要略》方而成。又潜心考订,删繁正讹,撰《玉函读
出《本草经集注》。为雌黄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6卷(即《医宗金鉴》卷61~76)。清·吴谦等撰。本书以《外科大成》一书为基础,进一步整理补充编成。其电卷61论述十二经脉及外科痈疽证治总论;卷62为各类外科常用方剂。卷63~71分论头、面、
即肾怯失瘖。详该条。
见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即冻产。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方。苍术一钱,甘草、当归、藁本、知母各五分,升麻一钱半,柴胡、黄柏、黄芪各八分,五味子四分,陈皮六分。水煎服。治体倦麻木,食汗善饥,舌强,声哑、声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