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蔷薇叶

蔷薇叶

《中药大辞典》:蔷薇叶

药材名称蔷薇叶

拼音Qiánɡ Wēi Yè

出处《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

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捣烂外敷,生肌收口。"

复方①治下疳疮:黄蔷薇叶不拘多少,焙干为极细末,洗净敷上。(《摄生众妙方》)

②治痈疽脓成不溃:蔷薇叶,晒干研末,蜂蜜和醋调敷,露出疮顶,自溃。(《江西中医药》(12):59,1957)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蔷薇叶

药材名称蔷薇叶

拼音Qiánɡ Wēi Yè

英文名Leaf of Japanese Ros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multiflor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叶,晒干。

原形态野蔷薇 攀援灌木,小枝有短、粗稍弯曲皮刺。小叶5-9,近花序的小叶有时3,连叶柄长5-10cm;托叶篦齿状,大部贴生于叶柄;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长1.5-5cm,宽0.8-2.8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小叶柄和轴有散生腺毛。花两性;多,朵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直径1.5-2cm;萼片5,披针形,有时中部具2个线形裂片;花瓣5,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楔形;雄蕊多数;花柱结合成束。果实近球形,直径6-8mm,红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木麻黄鞣亭(casuarictin)。

性味甘;凉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用捣敷。

复方①治下疳疮: 黄蔷薇叶不拘多少,焙干为极细末,洗净敷上。 (《摄生众妙方》)②治痈疽脓成不溃: 蔷薇叶,晒干研末,蜂蜜和醋调敷,露出疮顶,自溃。〔《江西中医药》(12):59,1957〕

各家论述《南宁市药物志》:捣烂外敷,生肌收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台湾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台湾榕药材名称台湾榕别名长叶牛奶树来源桑科台湾榕Ficus taiwanensis Maxim., epith. mut.,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台湾、长江中、下游和以南各省。性味甘

  • 叶天天花

    药材名称叶天天花别名期里[傣语]、广叶里[懓尼]来源茜草科叶天天花Mussaenda hossei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法用量3~5钱,水

  • 升药底

    《全国中草药汇编》:升药底药材名称升药底拼音Shēnɡ Yào Dǐ别名红粉底来源为加工升药时锅底所留的残渣。生境分部河北、北京、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治皮肤溃烂,压伤

  • 白山苔

    《中药大辞典》:白山苔药材名称白山苔拼音Bái Shān Tái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细叶杜香的叶。全年可采,阴干,或采鲜叶熬膏。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达50厘米。多分

  • 红水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水芋药材名称红水芋拼音Hónɡ Shuǐ Yù别名石芋头、独角芋、红芋头、红半夏、五彩芋来源天南星科花叶芋属植物花叶芋Caladium bicolor (Ai

  • 东北红豆杉

    药材名称东北红豆杉拼音Dōnɡ Běi Hónɡ Dòu Shān别名紫杉、赤柏松、米树来源红豆杉科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以叶入药

  • 青竹标根

    《中药大辞典》:青竹标根药材名称青竹标根拼音Qīnɡ Zhú Biāo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青竹标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攀援植物。叶对生或3叶轮生,具短柄,叶

  • 千只眼

    药材名称千只眼别名臭漆、透光草来源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千只眼Murraya tetramera Huang,以叶和根入药。夏秋采叶,秋季采根,洗净切段,均可鲜用或阴干备用。性味辛、微苦,微温。功能主治祛

  • 师实

    药材名称师实拼音Shī Shí英文名Sieve Sedge别名自然谷、禹余粮、师草实、海米、砂贡子出处出自《海药本草》。张华《博物志》: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实食之如大麦,七月稔熟,名曰自然谷,或曰禹余

  • 青稞

    《中药大辞典》:青稞药材名称青稞拼音Qīnɡ Kē别名青稞麦(《齐民要术》),油麦(《山西志》),莜麦(《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青稞的种仁。9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