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藏医史

藏医史

民族医学史著作,藏名《索日曼给阔布》。德西·桑吉嘉措著于1704年。着重叙述藏医发展过程中从传说时期直至清初各个不同时期的医学发展情况。论述了医方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藏医与其他各国、各族医学系统的交流情况,医家和医学著作。全书史料丰富,是研究和了解藏医药发展史和医学交流史的重要著作。1982年甘肃人民出版社据拉萨木刻版排印出版。

猜你喜欢

  • 夜牵牛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伤寒草之别名。②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独脚乌桕之别名。各详该条。

  • 柿饼霜

    见《药材学》。即柿霜,详该条。

  • 一阳

    ①指少阳。《素问·阴阳类论》:“一阳者,少阳也。”《素问·经脉别论》:“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②三阳经联合之称。《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

  • 蛲虫病

    病证名。晓虫,九虫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二:“夫小儿蛲虫者,此是九虫内之一虫也。形甚细小,如今之蜗虫状,亦因脏腑虚弱而致发。”其虫寄生于肠下,晚间爬出肛门产卵,而致肛门奇

  • 下毛

    阴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下毛莫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莫短至脐。”

  • 庭孔

    【介绍】:见廷孔条。

  • 草红花

    见《陕西中药志》。即红花,详该条。

  • 心气不宁

    泛指心神不安、心悸易惊、心烦不寐等症状。可因劳神过度,或心血不足,或因惊恐损及心气而致,多兼见神疲怠倦,舌嫩,脉虚或促、结、代等虚象。若因湿痰、瘀血或水气凌心,则兼见湿痰、瘀血或水气过盛之证脉。故必须

  • 跌扑胁痛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多由跌扑损伤,污血凝滞胁肋所致。临床多见胁痛昼轻夜重,或肋下有块,午后发热,或兼见喘逆,疼痛部位固定,脉多涩。治宜活血行气,化瘀通络。如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方

  • 面针疗法

    是针刺面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面部和经络联系密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灵枢·五色》明确指出,在颜面,“五藏六府肢节三部也,各有部分”,并具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