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指寄藏于肝肾等处的相火。龙为阳物而藏于坎水之中,雷为震卦而属木。龙的腾起,雷的击发,其声势均迅速而猛烈,故医家以龙雷之火喻藏于肝肾等处之相火。《医学正传》卷一:“然而相火固无定体,在上则寄于肝、胆、胞
用泄泻之药,去除闭阻之证。如肺实证而咳嗽气急痰多,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其闭阻于肺的痰热。又如因气郁而引起便秘、噫气、胸胁胀满,甚或腹中胀痛,用四磨汤以降泄通便。
病证名。指痿病而致气血厥逆的病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脾脉……缓甚为痿厥。”《类经·刺四支病》:“痿厥者必体废,张其四支而取之,故血气可令立快也。”《张氏医通·厥》:“痿厥者,痿病与躄杂合而足弱
证名。见《华氏中藏经》卷上。①无目之盲谓之瞽。指眼睑平合如鼓皮之盲者。②泛指失明。
综合性医书。明·叶文龄撰。刊于1534年。卷1论脉;卷2~4分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病证的证治,兼述妇人、小儿、疮疡、耳、鼻、喉、口齿病证等;卷5~7为治疗方剂;卷8介绍用药、药性及常用中药。据作者自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六极之一。指气虚重症。多因脏气不足,正虚邪袭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偏虚者,症见短气不能言,入晚甚,乏力,皮毛焦。治宜益气。可用诃黎勒丸
又名募原。①胸膜与膈肌之间的部位。《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谓膈间之膜;原,谓膈肓之原。”丹波元简认为:“盖膈幕(膜)之系,附着脊之第七椎,即是膜原也。”(《医剩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心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即舌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