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楚辞·王逸注》。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同阙。《灵枢·五色》:“阙中者,肺也。”详阙条。
六腑病候之一。大肠为传导之官,与脾胃同候。大肠与肺相为表里。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多由大肠客寒积热、宿滞瘀积,或气虚津枯所致。临床表现多见大便异常,并可兼见肺脾症状。《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大肠病者
书名。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本书总结历代药物炮制资料和经验,结合全国28个大中城市有关中药炮制法,予以综合整理编成。共收录常用中药501种。于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廿八:“若被风邪伤肝,肝气不足,故令目泪出。”即迎风流泪,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即心烦。详该条。
①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即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以候口齿之气。②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位于面部,瞳孔直下(眼平视),平鼻翼下缘处。③丝竹空穴别名。见《针灸甲乙经》。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钩藤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见《治疔大全》。疔疮生于颈后颈椎旁者。证治见疔疮条。
阴分有病,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守功能,出现阴虚阳浮或阴盛格阳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