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酒饼叶

酒饼叶

《中药大辞典》:酒饼叶

药材名称酒饼叶

拼音Jiǔ Bǐnɡ Yè

别名橘叶(《岭南采药录》),狗牙花(《中国树木分类学》),鸡爪校(《陆川本草》),宝塔子、鸡爪香、鸡爪兰(《南宁市药物志》),串珠酒饼叶、串珠(《广东中药》Ⅱ),鸡爪藤(《中国经济植物志》),鸡爪风(《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藤状灌木。枝粗糙,有灰白色、凸起的皮孔。叶互生,薄革质,矩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4~12厘米,宽2~4厘米,秃净,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浑圆,全缘,上面光亮,下面粉绿色。花黄白色,生于长2~4厘米的花柄上,与叶对生或近对生;萼片3,卵圆形,长3~5毫米,外被小柔毛;花瓣6,2列,外轮大于内轮,矩圆形斌矩圆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1~1.8厘米,先端钝,外被小柔毛;雄蕊多数,楔形,药室线形,外向,花丝粗大,肉质。果实串珠状,长2~5厘米。种子圆球形,长约5毫米。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于丘陵及海滨的疏林中或灌木间,分布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叶多破碎,薄革质,上面光亮,绿色或浅棕绿色,下面较浅,为灰色或灰绿色,矩圆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4~12厘米,宽2~4厘米,秃净,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浑圆,全缘,具短柄。味淡,气微。

性味苦辛,温。

①《岭南采药录》:"味苦涩,有小毒。"

②《陆川本草》:"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止痛,杀虫。治风湿骨痛,疟疾,水肿,跌打损伤,风疹,疥癣,烂脚。

①《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疥癞烂脚,捣敷脚趾湿烂。去风邪,祛瘀生新。"

②《陆川本草》:"止痛,截疟,杀疥癣虫。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寒疟,汗斑,疥癣。"

③《广东中药》Ⅱ:"化湿,祛风,行气。内服消水肿,止咳;外用止风疹痒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①治跌打伤骨痛皮肿:酒饼叶捣烂,下铁锅炒至将焦,即入好酒煮沸,取酒饮之;以其渣敷伤处。(《岭南采药录》)

②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肾炎水肿,支气管炎:干酒饼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酒饼叶

药材名称酒饼叶

拼音Jiǔ Bǐ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Chinese Desmos

别名山桔叶、串珠酒饼叶、假酒饼叶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smos chinensis Lour.[D.cochinchinensis sensu 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直立或攀援灌木,高1-3m。枝粗糙,有纵条纹或灰白色凸起的皮孔。单叶互生;叶片长圆形或圆形,长4-13cm,宽2-5cm,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花单朵与叶互生或对生,黄绿色,下垂;花梗长2-5.5cm;萼片3,卵圆形,长3-5mm;花瓣6,2轮,外轮比内轮大,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9cm,宽1-2cm;雄蕊多数,药隔先端截形;心皮多数,柱头2裂。果实伸长,在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长2-5cm,聚生于果梗上,子房柄明显。种子球形,直径约5mm。花期夏季,果期秋季至翌年春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林缘灌木丛中或低海拔荒野、路边以及山谷、沟边等地。

资源分布:分布贵州、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叶稍卷曲或破碎,灰绿色至灰黄色。完整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长4-13cm,宽2-5cm,先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叶柄长约5mm。薄革质而脆。气微,味苦。

2.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部分细胞较大,类圆形,含草酸钙簇晶。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多角形,含细小簇晶;非腺毛2(-3)细胞,长100-130μm,直径约12μm,先端细胞长,胞腔常含黄色物质;气孔平轴式。

鉴别取本品粗粉3g,加适量乙醇,置水浴中温浸1h,滤过。滤液适当浓缩,用石油醚萃取2次,取脱脂后滤液1ml,滴加碘化铋钾试液,产生橘红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性味苦辛;温;有小毒

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化瘀止痛,健脾和胃,截疟杀虫。主风湿骨痛;疟疾;水肿;跌打损伤;风疹;疥癣;烂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①治跌打伤骨痛皮肿:酒饼叶捣烂,下铁锅炒至将焦,即入好酒煮沸,取酒饮之;以其渣敷伤处。(《岭南采药录》)②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肾炎水肿,支气管炎:干酒饼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疥癞烂脚,捣敷脚趾湿烂。去风邪,祛瘀生新。

2.《陆川本草》:止痛,截疟,杀疥癣虫。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寒疟,汗斑,疥癣。

3.《广东中药》Ⅱ:化湿,祛风,行气。内服消水肿,止咳;外用止风疹痒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蒟酱叶

    《中药大辞典》:蒟酱叶药材名称蒟酱叶拼音Jǔ Jiànɡ Yè别名萎叶(《纲目》),蒟叶(《本经逢原》),橹叶(《纲目拾遗》),青荖叶(《岭南采药录》)。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胡椒科

  • 过山龙

    《中药大辞典》:过山龙药材名称过山龙拼音Guò Shān Lónɡ别名羊葡萄蔓(《陕西中草药》),草葡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乌头叶蛇葡萄的根

  • 猫头

    药材名称猫头拼音Māo Tóu出处《纲目》来源为猫科动物猫的头或头骨。性味①《纲目》:"甘,温,无毒。"②《陆川本草》:"甘酸,微温。"功能主治治瘰疬

  • 海月壳

    《中药大辞典》:海月壳药材名称海月壳拼音Hǎi Yuè Ké别名明瓦(《闽中海错疏》),蜊壳丬(《本草从新》)。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的壳。性味《本草从新》:&qu

  • 西瓜子壳

    《中药大辞典》:西瓜子壳药材名称西瓜子壳拼音Xī Guā Zǐ Ké出处《本草撮要》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条。功能主治《本草撮要》:&quo

  • 小地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地松药材名称小地松别名星苞火绒草、绵蒿、细火草、黄花粑粑叶、火草、羊头火草、绵羊头来源菊科小地松Leontopodium wilsonii Beauv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

  • 乌灵参

    药材名称乌灵参拼音Wū Línɡ Shēn别名乌苓参、雷震子、乌丽参、鸡(土从)蛋、地炭棍、鸡茯苓出处本品未见本草记载。清代《灌县志》称:“乌苓参,其苗出土易长,根延数丈,结实虚悬空窟中,当雷震时必转

  • 云南铁扁担

    《全国中草药汇编》:云南铁扁担药材名称云南铁扁担别名竹根七、万年青、心不甘、须瓣开口箭来源百合科云南铁扁担Tupistra fimbriata Hand.-Mazz.,以根状茎、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

  • 蓝布正

    药材名称蓝布正别名追风七、五气朝阳草、红心草、水杨梅、头晕药、路边黄、见肿消[陕西]来源蔷薇科水杨梅属植物南水杨梅Geum japonicum Thunb. var. chinense Bolle,以

  • 一文钱

    《中药大辞典》:一文钱药材名称一文钱拼音Yì Wén Qián别名铜钱根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防己科植物一文钱的根。全年均可采。原形态多年生缠绕小藤本。根茎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