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杜仲藤之别名,详杜仲藤条。
见《补缺肘后方》。为牡蛎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见汤颢条。
病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古代文献有将呕吐区分者,谓声物俱出为呕,有物无声为吐。现一般将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者,总称呕吐。可分虚实两类。《景岳全书·杂证谟》:“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
【介绍】:清代医家。字松汉。上海人。因臂部骨折,经时医杨雨苍治疗,遂从之学伤科,后以伤科名于当地。于1808年撰《伤科补要》一书(1818年刊行)。
五善之一。口和不渴,小便清长者为肾善(见《外科正宗》)。
见济生方条。
出《本草拾遗》。即泥鳅,详该条。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原始要终论》。又称精寒。详该条。
解剖学同名器官。牙齿,骨之余,肾之标寄于龈。“髓之所养,故随天癸之盛衰也。”(《张氏医通》卷八)。牙和肾气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肾气健旺则齿牙坚牢,反之肾气虚衰则齿牙浮动,作痛不已。又《外科大成》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