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交

阳交

经穴名。代号GB35。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别阳足髎。属足少阳胆经阳维脉郄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当腓骨后缘处;或于外丘穴后方1寸取穴。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腓动、静脉分支。主治胸胁胀满,膝踝肿痛,脚气,惊厥,下肢痿痹,以及胆囊炎,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消癍活命饮

    《医方经验汇编》方。川大黄(酒炒)、黄芩(酒炒)、连翘、甘草、栀子(炒黑)、苏荷,板蓝根、青黛、西洋参(隔汤燉)、当归(酒洗)、大生地(炒)、广郁金、紫背浮萍、紫菊花(亦可用根)。水煎服。治葡萄疫。

  • 周礼医官详说

    书名。1卷。清·顾成章撰。刊于1893年。作者认为周代的医官是最古的一种医事制度,并与清代太医院的医事制度有近似之处。本书参考历代注疏对《周礼》中有关医官的原文详加考订,可供研究医史的参考。

  • 张氏医通

    ①综合性医书。16卷。清·张璐撰于1695年。本书主要叙述内科及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证治。分门分证,征引古代文献及历代医家有关医论,结合作者临症实践加以阐述。作者编选此书,多取法于《证治准绳》,而

  • 得气

    ①指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以及医生持针之下的沉紧等感觉。《灵枢·终始》:“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医学入门》指出:“如针下沉重胀满者,为气已至,若患人觉痛则

  • 备化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土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何如而名?……土曰备化。”张景岳注:“土含万物,无所不备;土生万物,无所不化。”

  • 项强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亦称颈项强急。指颈项部肌肉筋脉牵强拘急。多因风寒湿邪侵袭太阳经脉,或感受暑温,或津血耗损,筋脉失养所致。本症可见于伤寒,暑温、中风、痉病等。《伤寒括要·项强》:“太阳项强,无汗

  • 白苔中黄舌

    白苔中心变黄,是表邪未罢,传里化热之象。若膀胱气化不利,水饮停胸,除有表证外尚可见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苔白中黄而粘腻,宜五苓散加益元散治疗(见《伤寒金镜录》)。

  • 升均汤

    ①《证治准绳·幼科》集四方。升麻、葛根、芍药、人参、白术、茯苓、紫草(或红花)、甘草。为粗末,每服三至五钱,加生姜,水煎服。治小儿痘疮已出不均,或吐泻热渴。②《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人参芦、白术芦、茯苓

  • 贴骨伞

    见《陕西中草药》。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

  • 洁净腑

    治法之一。出《素问·汤液醪醴论》。净腑,指膀胱。指用通利小便的方药清除膀胱(下焦)潴积的水液,恢复膀胱的正常气化功能。为治疗水肿病方法之一,亦常用以治疗膀胱湿热而小便不利者。方如五苓散、五皮饮、八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