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明脉

阳明脉

经脉名。即足阳明。《马王堆汉墓帛书》:“阳明脉:系于骭骨外廉,循骭而上,穿膑,出鱼股□□□□,穿〔乳〕,穿颊,〔出目外〕廉,环〔颜〕□。是动则病:洒洒病寒,喜龙(伸),娄(数)吹(欠),颜〔黑,病种(肿),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心肠(惕)、欲独闭户牖而处,〔病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为骭蹶(厥)。是阳明脉主治其所产病:颜痛,鼻肌(鼽),领(颔)颈痛乳痛,心与胜痛,腹外种(肿),阳(肠)痛,膝跳,付(跗)□□,为十病。”

猜你喜欢

  • 束胎散

    见《丹溪心法》卷五。即达生散,见该条。

  • 六经皮部

    见皮部条。

  • 胎热伏心啼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指婴儿惊啼,面赤唇红的证候。由于妊母恣食辛酸,多味炙煿热气熏蒸,传入胎中,以致胎受其气,伏于心经,出生后因风邪暴伤而诱发。治宜清热宁心,用导赤散加黄连、蝉蜕。

  • 胎怯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胎瘦、胎弱。①为小儿胎禀不足,气血虚弱的泛称。症见生后皮肤脆薄,毛发不生,形寒肢冷,面无血色,肌肉消瘦,筋骨不利,腰膝痠软等。治宜补益气血,滋养肝肾。用十全大补汤、六味

  • 泪堂

    解剖名。又名泪窍。《银海精微》:“大眦有窍,名为泪堂。”指上下眼弦鼻侧端之小孔窍,今称泪点,为泪液排泄通道之起点。即泪小管的开口。

  • 即大便。详该条。

  • 伤积治法

    即乳滞、食积的治疗方法。见《幼科类萃》。详调小儿脾胃条。

  • 朔事

    即月经。出《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轸式》。

  • 李仁

    见《四川中药志》。即李核仁,详该条。

  • 开合枢

    指经络学说中有关三阴三阳各经气机活动的特点。《灵枢·根结》:“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合”与“阖”同义,故“开合枢”即“开阖枢”。参见关、阖、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