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结

阳结

病证名。①指胃肠实热燥火所致的便秘。见《兰室秘藏·大便燥结门》。《医学入门·燥结》:“结有能食脉实数者为阳结。”《景岳全书·杂证谟》:“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液干燥,此或以饮食之火起于脾,或以酒色之火炽于肾,或以时令之火蓄于脏,凡因暴病或以年壮气实之人方有此证。然必有火证火脉内外相符者,方是阳结。治此者又当察其微甚,邪结甚者,非攻不可,宜诸承气汤、神祐丸百顺丸之类主之。邪结微者,宜清凉饮子、元戎四物汤,或黄龙汤玉烛散之类主之。火盛不解者,宜清凉散大黄硝石汤八正散大分清饮大金花丸之类主之。火盛水亏,阴虚而燥者,宜丹溪补阴丸人参固本丸,或六味地黄加黄柏知母、麻仁之类主之。”亦有以风秘、气实秘热秘等为阳结。《金匮翼·便闷统论》:“实闭热闭即阳结。”《医学心悟·大便不通》:“热闭者,口燥、唇焦、舌胎黄小便赤、喜冷、恶热,此名阳结。”参见大便秘结、风秘、气秘、热秘各条。②脉象名。《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第一》:“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猜你喜欢

  • 针解法

    针刺治疗中,促使针感传导的一种手法。《奇效良方》:“针解法:凡刺手足,欲使气上行,以指下抑之;使气下行,以指上抑之,用针头按住少时,其气自然行也。”

  • 四叶苹

    见《天宝本草》。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 目明

    经外奇穴名。出《扁鹊心书》。正视时,位于瞳孔直上入发际处,主治头痛,目赤,视力减退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 舌下穴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舌下穴侠舌两边,针治黄疽等病。”位于舌两侧缘,舌伸出口外,正对口角处。主治黄疸,急喉风,喉蛾痧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 证治要诀类方

    方书名。4卷。明·戴元礼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443年。本书取《证治要诀》中各门病症所引诸方,分为汤、饮、散、丸、丹、膏六类,简要地说明其主治、配伍及服用法等。1955年商务印书馆将此书与《证治要诀》

  • 惊则气乱

    气乱,指心气紊乱。心主血、藏神,大惊则心气紊乱,气血失调,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气短、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素问·举痛论》:“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 胞转

    即转胞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即妊娠小便不通。详该条。

  • 吴安业

    【介绍】:见吴尚先条。

  • 经多发肿

    病证名。见《女科备要》。即经水不止,身发肿满。详该条。

  • 瀼(ráng 攘)泄

    古病名。又称滚泻。①指停饮积食所致的泄泻。《医学入门·杂病》:“停蓄饮食,数日乃泻,腹胀者,名瀼泻。枳术丸、没食子丸;烦渴或兼呕者,钱氏白术散、参苓白术散;食少肠鸣,四肢困倦者,升阳除湿汤;日止夜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