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正气极虚之时,反见实证的假象。如内脏气血不足,运化无力,而出现腹满、腹胀、腹痛、脉弦等类似实证的现象。《景岳全书·传忠录》:“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如病起七情,或饥饱劳倦,或酒色所伤,或先天
见《分类草药性》。即丝瓜皮,详该条。
见《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小儿患病而表现于身形体态方面的征候。《幼科指南心法》:“要识小儿形症,但将相貌推求。黄浮肌瘦痞瘕瘤,唇摄面青痛楚。吐舌唇焦内热,昏昏好睡脾辜。手掀足掣是惊由,疳疾青筋大肚。”“眼角眵生肝热,口边涎出脾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骨槽风。详该条。
骨名。鼽与顺通。即颧骨。《素问·气府论》:“鼽骨下各一。”
气功学专著。撰者不详。《通志·艺文略》著录,北宋初《云笈七签》已收载,当为宋以前作品。全书以论述行气及导引动功为主,介绍了许多功法,如赤松子导引法,赤松子坐引法,宁先生导引法,王子齐八神导引法,虾蟆、
见古愚山房方书三种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苍条鱼鳖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强间,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