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鸡脚莲

鸡脚莲

药材名称鸡脚莲

拼音Jī Jiǎo Lián

别名大风尾草、原始莲座蕨

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亨利原始观音座莲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changiopteris henryi Christ et Gles.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陆生中型蕨类植物。具肉质近直立的根状茎,直径2-3cm。根肉质而长,粗壮,除顶端略有鳞片外,其余均光滑。叶簇生;叶柄长40-60cm,粗约2.5mm,有宿存的棕色或深棕色狭披针形鳞片;叶一回羽状,草质,有羽片2-4对,先端1枚同形而较大,长可达30cm,宽达6.5cm;侧生羽片互生,有柄,彼此分开约5-6cm,斜出,基部1对稍短,长12-15cm,宽约3cm,上面1对长约17-20cm,宽4-5cm,宽披针形,全缘或略为波状;羽柄长约1cm,膨大,有鳞片。叶脉细而疏生,多分叉或分叉脉与单脉相间。孢子囊群线形,长10-20mm,被等宽的间隙分开,由60-160个孢子囊组成,位于中肋与时边之间,密生长过于孢子囊群的红褐色节状分叉夹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300m的山地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安神。主泄泻;小便不利;心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30-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巴子

    药材名称野巴子拼音Yě Bā Zǐ别名崩疮药(《广西药植名录》),狗尾巴香、香芝麻蒿、皱叶香薷(《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细皱香薷的全草。秋季采集。阴干用。原形态直立灌木,

  • 白千层叶

    《中药大辞典》:白千层叶药材名称白千层叶拼音Bái Qiān Cé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片,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1~1

  • 三叶排草

    药材名称三叶排草拼音Sān Yè Pái Cǎo别名奇异排草、三张叶、跌打鼠、土远志、三叶珍珠草、三块瓦来源报春花科三叶排草Lysimachia insignis Hemsl.,以

  • 黄缅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缅桂药材名称黄缅桂拼音Huánɡ Miǎn Guì别名大黄桂、卖仲哈[傣]、黄桷兰、薝卜来源木兰科含笑花属植物黄兰Michelia champaca L.,以

  • 万年柏

    药材名称万年柏别名虎尾蕨、深裂铁角蕨、地柏枝、洞里仙来源为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虎尾铁角蕨Asplenium incisum Thun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苦、甘,凉。功能主

  • 地桃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桃花药材名称地桃花拼音Dì Táo Huā别名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狗脚迹、大梅花树、刺头婆、痴头婆来源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

  • 沙枣花

    《中药大辞典》:沙枣花药材名称沙枣花拼音Shā Zǎo Huā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的花,6~7月采。化学成分含山柰酚,花白素,脂肪油0.3%,少量挥发油。性味味甘涩,性温

  • 蕨菜

    药材名称蕨菜拼音Jué Cài别名龙爪菜、锯菜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菜的根茎。秋、冬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根茎斜生,被有浅棕色至棕

  • 砗磲

    《中药大辞典》:砗磲药材名称砗磲拼音Chē Qú别名车渠(《海药本草》)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或其同属动物的贝壳。原形态贝壳巨大,重而坚厚。卵圆形,壳顶位于贝壳中央,壳顶前方

  • 锯鲨翅

    药材名称锯鲨翅拼音Jù Shā Chì来源药材基源:为锯鳐科动物尖齿锯鳐的鳍。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stis cuspidatus Latham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捞,捕杀后,将鳍割下,晒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