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鸡骨柴

鸡骨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骨柴

药材名称鸡骨柴

拼音Jī Gǔ Chái

别名双翔草、老妈妈棵、瘦狗还阳草酒药花、紫油苏

来源唇形科鸡骨柴Elsholtzia fruticosa (D. Don)Rehd.,以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温经通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配药泡酒服,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鸡骨柴

药材名称鸡骨柴

拼音Jī Gǔ Chái

别名鸡骨柴

出处《晶珠本草》引载了多部藏医名着对本品的记载。《晶珠本草》记载:“息柔巴防伤口腐烂,治疳疮。分黄黑两种,黄者为息柔赛保(黄香薷);黑者为息柔那保(黑香薷)”。钧多吉说:“息柔巴利虫病”。《八支自释》中记载“息柔巴分为黄黑两种,黑香薷又分蓝、紫两种。蓝者为息柔俄保,紫者为息柔莫保”。《图鉴》中记载“黄香薷生长在高山草甸、泉边、沼泽草甸。叶状如荨麻叶,花穗状如虎豹尾,花黄色,状如稷花。气味浓烈,功效防虫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去南双盾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elta yunnanensis Franch.[D.ventricosa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云南又盾木,落叶灌木,高达4m。幼枝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5mm;叶椭圆形至宽披针形,长5-10cm,宽2-3cm,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钝圆至近圆形,全缘或具疏浅齿,上面疏生短柔毛,主脉下陷,下面沿脉被白色长柔毛,边缘具睫毛。伞房状的聚伞花序,1-4花生于短枝顶部叶腋;小苞片2对,一对较小,卵形,不等形,另一对较大,肾形;萼筒密被柔毛,萼齿5,钻状条有浅囊或否,喉部橘黄色,具柔毛,裂片5;雄蕊4,二强;花柱细,超出雄蕊,柱头头状。蒴果卵形,被柔毛,具宿存而增大的4枚小苞片,其中对网脉明显,肾形,以其弯曲部分贴生于果实,长2.5-3cm,宽1.5-2cm。种子扁,外面具脊。花期5-6朋,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80-2400m的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长短不一,顶端多弯曲,全体被灰白色短茸毛,尤以花序为多。枝略呈四棱形,具纵沟槽及细条纹,紫褐色,灰绿色,有的具暗紫色斑纹,较下部的外皮呈片状剥落,剥落处光滑,节间长2~7cm,节上有明显的对生叶痕及长卵形芽迹,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外围淡绿色或紫褐色,木质,髓部类白色,海绵质。叶皱缩卷曲,多破碎,具短柄,展平后,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上面绿褐色,背面灰绿色,密被细小腺点,叶缘具浅波状锯齿,脉网状,背面明显凸出,叶片纸质。穗状花序灰绿色,长2~12cm;苞片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灰绿色至黑褐色;花萼筒状钟形,5齿裂,花冠淡棕色,二唇形。小坚果椭圆形或卵形,褐色,光滑。气浓香,味微苦。

显微鉴别:1.鸡骨柴嫩枝(直径约1mm)横切面:表皮为1列扁小长方形细胞,排列整齐,外被多数非腺毛和腺毛,表皮内侧为数列厚角细胞,大小不等,胞壁波状弯曲。皮层狭窄。内皮层明显。中柱鞘厚壁组织排列成环状,由纤维及长方形或类方形的石细胞组成。维管束呈筒状,外韧型。韧皮薄壁细胞内含黄棕色透明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较宽,细胞均木化,导管单列,径向排列,木射线多为1~3列细胞。髓部宽广,细胞壁较厚,外围的几列细胞较小,壁厚,木化,壁孔明显。

2.鸡骨柴粗枝(直径约3mm)横切面:内皮层不明显,在中柱鞘与韧皮部之间,形成1列径向延长的大型木栓化细胞,垂周壁弯曲。本品厚角组织,薄壁组织、木射线及髓细胞中均含细小淀粉粒,髓细胞中并散在草酸钙柱晶和方晶。

3.鸡骨柴叶表皮平面观:上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平周壁多平滑,被非腺毛和小腺毛。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平周壁角质层呈细波状纹理,可见小腺毛与金黄色腺鳞。气孔为不定式,副卫细胞4~6,非腺毛多生于脉上表皮。

粉末鉴别:鸡骨柴粉末:非腺毛众多,由1~10余个细胞组成,有的有分叉,全长30~400μm,基部宽10~40μm,壁较厚,外壁有齿状角质层纹理,表面具疣状突起。小腺毛甚多,全长30~40μm,腺头球形,细胞2,直径20~30μm,单细胞柄。腺鳞大,圆形,直径60~100μm,多由8个分泌细胞组成,充满棕黄色物质及圆形油滴。石细胞多见,较小,正方形、长方形或类圆形,沟孔及圆形单纹孔均甚明显。草酸钙柱晶和方晶长15~30μm,宽6~12μm。

化学成分本品的枝叶及花序经预试证明,有生物碱、黄酮、有机酸、内酯、香豆精、酚性物质和挥发油的反应。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发表透疹;解毒止痒。主麻疹痘毒;湿热身痒;穿裸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制剂汤剂,膏剂。

复方方一:鸡骨柴鲜草适量捣烂,敷在疮疡表面,可防虫蝇叮咬。

方二:鸡骨柴60g,渣训膏、黑冰片、洪莲、翼首草马蔺子各30g。共研粗粉,一次6~9g,一日2次,煎服。治急性胃肠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楤木白皮

    药材名称楤木白皮拼音Sǒnɡ Mù Bái Pí出处《浙江民间草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楤木树皮的韧皮部。全年可采。原形态楤木(《本草拾遗》),又名:鹊不踏(《纲目》),刺老

  • 山楂根

    《中药大辞典》:山楂根药材名称山楂根拼音Shān Zhā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楂"条。性味《分类草药性》:"甘,平,

  • 八目鳗

    药材名称八目鳗拼音Bá Mù Mán别名七鳃鳗(薛德熵《系统动物学》),七星子鱼(《吉林中草药》)。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原形态全体近圆筒形,

  • 慈竹花

    《中药大辞典》:慈竹花药材名称慈竹花拼音Cí Zhú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花。功能主治治痨伤吐血。用法用量鲜慈竹花半斤,鲜黄桷树寄生半斤,炖黄牛肉或杀口肉服

  • 羊脂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脂药材名称羊脂拼音Yánɡ Zhī别名绵羊脂来源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 aries L.,以绵羊腹内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可做软膏基础原料。备注羊毛脂:为

  • 五灵脂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灵脂药材名称五灵脂拼音Wǔ Línɡ Zhī别名灵脂、糖灵脂、灵脂米、灵脂块来源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

  • 钭叶榕

    药材名称钭叶榕别名酸叽叽树、马勒来源桑科钭叶榕Ficus gibbosa Blume,以树皮及寄生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消炎、解痉。主治感冒。高热

  • 洋芋

    药材名称洋芋拼音Yánɡ Yù别名阳芋、山药蛋(《植物名实图考》),洋番薯(《中国蔬菜栽培学》),土豆(《辞海)1963版),山洋芋(《湖南药物志》)。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茄科

  • 红丹参

    药材名称红丹参拼音Hónɡ Dān Shēn别名紫丹参、大木帮、红秦艽、松林丹参、马蹄叶红仙茅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橙色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aerea Levl.采收和储

  • 草蜘蛛

    《中药大辞典》:草蜘蛛药材名称草蜘蛛拼音Cǎo Zhī Zhū别名花蜘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草蛛科动物草蛛的全虫。原形态草蛛,又名:迷路漏斗草蛛。体椭圆形,雄蛛体长约8毫米,雌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