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名。4卷。旧题孙真人著,实系托名之作。撰年不详,1914年曾予刊印。本书分为头面,耳目、口鼻、喉舌齿牙、身体、四肢、胸胃心腹、杂症、妇女、胎产、小儿、痘疹、痈疽疮毒及中毒急救等类,各类病证分别汇选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五十一。亦名月候过多、经乍来乍多。指月经周期虽准,但血量超过正常,或经行时间延长,超过七、八天以上,量亦增多。多因气虚不摄,血热内扰,劳伤冲任等所致。详气虚月经过多、血热月
见《中药志》。为禹余粮之别名。详该条。
①诊察小儿指纹的部位。见《奇效良方》。即风关。详该条。②经穴名。代号GB3出《灵枢·本输》。别名客主人、客主、容主。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足阳明之会。位于面部,颧弓上缘,距耳廓前缘约1寸处。与下关相
宋代医官。原籍河南开封,后迁江西永丰。宣和年间(1119~1125)授翰林,升太子赞善。通医术,曾治愈太子及宫妃疾病,皆有效验,授太医院使,统天下郡、州、县、市、村镇之医。文天祥赞曰:“邓氏儒医两全。
望舌苔的基本内容之一。润燥是诊察津液的盈亏。润指舌苔湿润,说明津液尚充,但若苔润而厚,则表明有湿邪。燥指舌苔干燥,不论见于何种舌苔,均表明津液已伤。腐腻主要是诊察胃阳的标志。腐是胃的阳气有余,能鼓动胃
病名。指因齿龋而牙齿脱落者。《仁斋直指方》:“手阳明之支脉入齿,壅则齿浮,虚则宣露,挟风则上攻头面,疳则变成龋脱。”详齿龋条。
秦晋之间称双生为僆子。详双生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红药子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三世纪末【介绍】:南宋医家。字登父,号仁斋。福州人。世代以医为业。他自幼立志学医,认真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医书和历代名医著作,加以融会贯通。医学著作较多,有《伤寒类书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