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丁茄

丁茄

药材名称丁茄

拼音Dīnɡ Qié

别名癫茄、大癫茄、野颠茄、野西红柿、钮茄根、山马铃、刺丁茄、番鬼茄

来源为茄科属植物丁茄Solanum surattense Burm. f.,以根、果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用。秋季采根、果,洗净,鲜用或干用。

原形态亚灌木,高30-60厘米。茎有劲直的长刺,幼嫩部混生刺毛。叶互生,具有刺长柄;叶片宽卵形,长5-12厘米,宽5-10厘米,5-7羽状浅裂,两面均被紧贴的硬毛,脉上均有长刺。夏、秋开花,聚伞花序腋生,花少数或单生;萼先端5裂有长刺;花冠辐状,白色,裂片披针形。雄蕊5,子房上位。浆果球形,直径2.5-4厘米,光滑,基部有带刺的宿萼,成熟时橙红色,有很多种子。

生境分部生于村旁、路旁、园边、半阴湿肥沃的地方。分布于长江以南至福建、台湾、广西、广东、云南等省。

栽培喜温暖、向阳环境,不耐寒,北方可在温暖季节栽培。对土壤不甚选择,但于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更为繁茂。种子繁殖,春季3/4月播种,穴播,每穴播种3~5粒,覆土约半寸,播种后如土壤保持湿润,约二周左右出苗,苗高2~3寸时需间苗一次,每穴留壮苗1株。生长期间注意管理,如发现蚜虫可用6%可湿性六六六1斤加水200斤喷杀。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茄碱(solanine),以未成熟果实中含量最多。又谓从浆果中分离出茄解碱(澳洲茄碱 solasonine,C45H73O16N)、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澳洲茄新碱(solasurine)。

性味苦、辛,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镇痛麻醉。跌打损伤,风湿腰腿痛,痈疮肿毒,冻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

注意一般只作外用,不可内服。

复方冻疮:丁茄全草适量,煎水熏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玛瑙

    《全国中草药汇编》:玛瑙药材名称玛瑙拼音Mǎ Nǎo生境分部辽宁、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台湾、湖北、河南、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拔云退翳。主治眼目肿痛,目生障翳,事物不清。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 猬胆

    药材名称猬胆拼音Wèi Dǎn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功能主治《纲目》:"点目止泪;化水涂痔疮。&qu

  • 土瓜狼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瓜狼毒药材名称土瓜狼毒别名金丝矮陀陀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土瓜狼毒Euphorbia pinus Levl.,以根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味微辛、甘,平。有大毒。功能主治舒筋活血,

  • 秋唐松草

    药材名称秋唐松草拼音Qiū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烟锅草、东亚唐松草来源毛茛科秋唐松草Thalictrum thunbergii D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化

  • 通骨消

    药材名称通骨消拼音Tōnɡ Gǔ Xiāo别名白狗肠(《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稍木质大藤本,幼茎密被粗糙的短毛,节明显,略膨大。叶

  • 蜂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胶药材名称蜂胶拼音Fēnɡ Jiāo来源为工蜂用以填塞和光滑蜂巢的分泌物。性状呈黄褐色或黑褐色,具粘性,有芳香气味。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软化角化组织、止痛。用于鸡眼、胼胝、寻常疣

  • 粉背蕨

    《中药大辞典》:粉背蕨药材名称粉背蕨拼音Fěn Bèi Jué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江西民间草药》),水郎鸡(《贵州民间药物》),卷叶凤尾、岩飞蛾(《湖南药物志》)。出处《江西

  • 甜茶

    《中药大辞典》:甜茶药材名称甜茶拼音Tián Chá别名蜜香草(《本草图经》),甘茶(《中国药植图鉴》)。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腊莲绣球或伞形绣球花的嫩叶。4~5月间采

  • 秤杆草

    《中药大辞典》:秤杆草药材名称秤杆草拼音Chènɡ Gǎn Cǎo别名搬倒甑、野升麻、麻秤杆、白升麻、红升麻、土升麻。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山兰的全草或根。夏秋季采。原形态多年

  • 玉米须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米须药材名称玉米须拼音Yù Mǐ Xū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来源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Zea mays L.的花柱和花头。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炮制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