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光里白

光里白

药材名称光里白

拼音Guānɡ Lǐ Bái

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光里白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opterygium laevissima(Christ)Nakai[Gleichenia laevissima Christ;Hicriopteris laevissima(Christ)Ching]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去须根及叶柄,晒干。

原形态陆生中型蕨类植物,植株高1-1.5m。根茎圆柱形,横走,被暗棕色鳞片。叶柄下面圆,上面平,有沟,基部被疣状突起;叶厚纸质,下面灰绿色,由密被鳞片的顶芽两侧生出1对二回羽状深裂的羽片,或第2年顶芽发育成主轴,主轴再生出顶芽,如此形成多对羽片。羽片卵状长圆形,长35-60cm,中部宽达25cm,先端渐尖;小羽片20-30对,几无柄,互生,中部的最长达20cm,狭披针形,向先端长渐尖,羽状全裂;裂片25-40对,互生,向上斜展,长7-13mm,宽约2mm,基部下侧裂片长约5mm,披针形,全缘,干后内卷;侧脉分叉,孢子囊群圆形,由4-5个孢子囊组成,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500m的山谷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根状茎较平直,直径4-6mm,表面较光滑,暗褐色,有亮棕色大鳞片及多数黑色须根。质坚硬,易折断,断面不平,皮层棕色,中央为淡黄色中柱。气微,味淡后微辛。

2.显微鉴别 根状茎横切面:表皮细胞较小。皮层细胞壁木化加厚,近内皮层的4-5列,细胞壁尤厚,几无胞腔;内皮层凯氏点明显。中柱鞘为3-4列薄壁细胞,原生中柱维管束周韧型。

性味微苦;涩;凉

功能主治行气;止血;接骨。主胃脘胀痛;跌打骨折;鼻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塞鼻;或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药大辞典》:蟹药材名称蟹拼音Xiè别名郭索(《太玄经》),蛫(《说文》),蜅(《广雅》),蜅觜(《玉篇》),螃蟹(《蟹谱》),毛蟹、稻蟹(《医林纂要》),垪钳(《陆川本草》)。出处《本经

  • 鸡嗉子花

    药材名称鸡嗉子花拼音Jī Sù Zǐ Huā别名牛舌片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兰科植物细毛火烧兰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直立,全体具细毛。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

  • 南赤瓟

    药材名称南赤瓟拼音Nán Chì Páo别名野冬瓜、球子莲、地黄瓜、麻皮栝楼、野瓜蒌、乌瓜、苦瓜蒌、秦岭赤瓟、野丝瓜、丝瓜南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南赤瓟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ldian

  • 旱莲花

    《中药大辞典》:旱莲花药材名称旱莲花拼音Hàn Lián Huā别名金莲花(《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旱金莲科植物旱金莲的全草。秋、冬采全草。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攀

  • 多鳞鳞毛蕨

    药材名称多鳞鳞毛蕨拼音Duō Lí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Barbate Wood Fern别名芒齿鳞毛蕨 、髯毛鳞毛蕨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多鳞鳞毛蕨的根

  • 杧果钉

    药材名称杧果钉拼音Mánɡ Guǒ Dìnɡ别名刺果苏木来源豆科杧果钉Caesalpinia crist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台湾。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祛瘀止痛,

  • 野苦梨

    药材名称野苦梨拼音Yě Kǔ Lí来源蔷薇科华西栒子Cotoneaster harrowianus Wils.,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疗痈肿疮毒。用法用量

  • 野山蚂蟥

    《中药大辞典》:野山蚂蟥药材名称野山蚂蟥拼音Yě Shān Mǎ Huánɡ别名山蚂蟥、毛萝菜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多苞斑种草的全草。春、夏花开时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

  • 龙眼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眼根药材名称龙眼根拼音Lónɡ Yǎn Gēn来源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利湿,通络。用于

  • 黄木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木耳药材名称黄木耳拼音Huánɡ Mù ěr别名金耳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黄木耳Tremella mesentarica Retz. ex Fr.,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