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刺李

刺李

《中药大辞典》:刺李

药材名称刺李

拼音Cì Lǐ

别名茶茹(藏名)

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刺茶蔗果实。8~9月采将成熟果实,用白糖制成果脯备用。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枝节上有3枚针刺,刺长至2厘米,成三叉状,粗大;节间密生长刺毛或无刺毛。叶近圆形或圆形,长2~2.5厘米,宽2~3厘米,叶片3深裂,基部平截或稍心形,裂片顶端钝,两面疏生短柔毛而脉腋处的毛较密,或几乎无毛;叶柄长1~3厘米,有白色疏柔毛或短茸毛,常混生头状腺毛。花1~2朵单生枝端,绿色或带红色;萼片矩圆形,萼片及萼角外面有腺柔毛;花瓣白色,椭圆形,长为萼之半;雄蕊伸出花瓣外,先端有杯状腺体;子房有腺质刺毛,花柱长于雄蕊。浆果无毛或有稀疏的腺刺毛,果近球形或椭圆形,长达1.6厘米,紫色。花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及河岸灌丛中。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酸,平。

归经入肝经。

功能主治治萎缩性胃炎,胆汁缺乏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作茶点吃。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刺李

药材名称刺李

拼音Cì Lǐ

英文名Fruit of Hedge Gooseberry

别名茶茹。

出处出自《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刺茶藨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ibes alpestre Wall.ex Decne.

采收和储藏:8-9月采将成熟果实,鲜用,或用白糖制成果脯。

原形态大刺茶藨 落叶灌木,高1-3m。枝节上有3枚针刺,刺长达2cm,成三叉状,粗大;节间密生长刺毛或无刺毛。叶簇生;叶柄长1.6-3cm。疏被柔毛或腺毛;叶片阔卵形至近圆形,长2-2.5cm,宽3-4cm,基部平截或稍心形,3深裂,裂片先端钝,上面疏生短柔毛,脉腋处的毛较密,下面被柔毛和腺毛,边缘具齿牙。花1-2朵,通常腋生,绿色或带红色;花梗长约1cm,密被柔毛;萼片长圆形,萼片及萼筒外面有腺柔毛,萼裂片反曲;花瓣白色,椭圆形,长为萼的一半;雄蕊伸出花瓣外,先端有杯状腺体;子房下位,有腺质刺毛,花柱长于雄蕊,先端2裂。浆果无毛或具稀疏的腺刺毛,近球形或椭圆形,长达1.6cm,紫红色。花期4-5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4000m的林下及河岸灌丛中或沟谷道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呈不规则的扁圆球形,直径约1cm。表面皱缩不平,暗红色,显油性,无毛或疏生腺刺毛。顶端有宿萼,基部果柄具腺刺毛。种子肾形。干燥的果实果皮易碎,新鲜果实饱满有汁。气微,味酸。

性味酸;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健胃。主萎缩性胃炎;胆汁缺乏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作茶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臭梧桐花

    《中药大辞典》:臭梧桐花药材名称臭梧桐花拼音Chòu Wú Tónɡ Huā别名龙船花(《泉州本草》)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花。功能主治治头风,痢疾,

  • 朱砂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朱砂根药材名称朱砂根拼音Zhū Shā Gēn别名大罗伞、大凉伞、珍珠伞、凉伞遮珍珠、高脚金鸡、凤凰肠、豹子眼睛果、铁凉伞、开喉箭、山豆根[湖南、福建、云南]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

  • 树花

    药材名称树花拼音Shù Huā别名白参、天花菌、八担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真菌裂褶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zophyllum commune Fr.[Agaricusalneus L

  • 黑蒴

    药材名称黑蒴拼音Hēi Shuò别名化血胆来源玄参科黑蒴Melasma arvense (Benth.)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性味微苦,凉。功

  • 人参

    《中国药典》:人参药材名称人参拼音Rén Shēn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季采挖,洗净;园

  • 光慈姑

    《中药大辞典》:光慈姑药材名称光慈姑拼音Guānɡ Cí Gū出处《河南中药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鳞茎。春、秋、冬三季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放置干燥处保存。

  • 禹余粮

    《中国药典》:禹余粮药材名称禹余粮拼音Yǔ Yú Liánɡ英文名LIMONITUM来源本品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采挖后,除去杂石。性状本品为块

  • 东风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东风菜药材名称东风菜拼音Dōnɡ Fēnɡ Cài别名盘龙草、山蛤芦、土苍术、白云草来源为菊科东风菜属植物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 (Thunb.)

  • 白背叶(峨嵋山胡椒)

    药材名称白背叶(峨嵋山胡椒)拼音Bái Bèi Yè别名三条筋、三根筋、香叶、糯叶(《贵州草药》),湄潭台乌(《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

  • 金果榄

    《中国药典》:金果榄药材名称金果榄拼音Jīn Guǒ Lǎn英文名RADIX TINOSPORAE别名山慈菇[广东、广西]、金牛胆、地苦胆、金狮藤、九牛胆、九莲子、青牛胆、金线吊葫芦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