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变豆菜

变豆菜

药材名称变豆菜

拼音Biàn Dòu Cài

别名山芹菜、山芹、五指疳、鸭脚板、蓝布正

出处本品始载于《救荒本草》,云:变豆菜生辉县荒野中,其苗叶初作地摊野生,叶似地牡丹极大,又锯齿尖,其后叶中分生茎叉,梢叶颇小,上开白花,其叶味甘……"据其所述形态,即指现伞形科植物变豆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变豆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nicula chinensis Bung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全株无毛。根茎粗短,有许多细长支根,茎直立,有纵沟纹,下部不分枝,上部几次叉状分枝。基生叶叶柄长10-30cm,基部有透明的膜质鞘;叶片近圆形至圆心形,常3全裂,少至5裂,中裂片楔状倒卵形,长3-10cm,宽4-13cm,两侧裂片各有1深裂,很少不裂,边缘有大小不等的尖锐重锯齿;茎生叶逐渐变小,通常3裂,裂片边缘有大小不等的尖锐重锯齿。伞形花序二至三回叉式分枝;总苞片叶状,3裂或近羽状分裂;伞辐2-3;小总苞片8-10,卵状披针形;小伞形花序有花6-10;萼齿窄线形,顶端渐尖;花瓣倒卵形,白色或绿白色,花柱与萼齿近等长。双悬果球状圆卵形,长4-5mm,宽3-4mm,皮刺直立,顶端钧状,基部膨大;果实的横剖面近圆形,胚乳腹面略凹陷,油管5,合生面通常2,大而显着。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2300m的阴湿山坡路旁、杂木林下、竹园边、溪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各地。

性味味辛;微甘;性凉

功能主治解毒;止血。主咽痛;咳嗽;月经过多;尿血;外伤出血;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泽泻实

    《中药大辞典》:泽泻实药材名称泽泻实拼音Zé Xiè Shí出处《别录》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泽泻"条。性味①《别录》:&qu

  • 五叶木通

    药材名称五叶木通别名木通、羊开口、野木瓜、预知子、八月炸、八月扎[果]来源为木通科木通属植物五叶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以根与藤茎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

  • 酥油

    药材名称酥油拼音Sū Yóu别名奶油、牦牛油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L.)[Bos grunniens L.],以乳中炼出的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西藏。

  • 粉条儿菜

    药材名称粉条儿菜拼音Fěn Tiáo ér Cài别名肺筋草、小肺筋草[四川]、金线吊白米、蛆儿草、蛆芽草来源百合科肺筋草(粉条儿菜)属植物肺筋草Aletris spic

  • 对叶林

    《全国中草药汇编》:对叶林药材名称对叶林拼音Duì Yè Lín别名西藏吊灯花来源萝藦科对叶林Ceropegia pubescens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

  • 斑蝥

    《中国药典》:斑蝥药材名称斑蝥拼音Bān Móu别名花斑蝥、花壳虫来源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

  • 艾片

    药材名称艾片拼音ài Piàn别名艾脑香(《现代实用中药》),艾粉、结片(《药材资料汇编》)。出处《增订伪药条辨》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纳香叶片的加工品。植物形态参见"艾纳香&

  • 红杉皮

    《中药大辞典》:红杉皮药材名称红杉皮拼音Hónɡ Shān Pí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杉的树干内皮。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直径达1.3米。树皮灰色至灰褐色,枝开

  • 通脱木花上粉

    《中药大辞典》:通脱木花上粉药材名称通脱木花上粉拼音Tōnɡ Tuō Mù Huā Shànɡ Fě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花粉。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通草

  • 量天尺花

    药材名称量天尺花拼音Liànɡ Tiān Chǐ Huā别名霸王花、剑花、韦陀花、天尺花、龙骨花、七星剑花出处本品为外来种,原产墨西哥至已西诸国。量天尺入药始见于《岭南采药录》,谓:"此植物颇类火秧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