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地丁

地丁

药材名称地丁

拼音Dì Dīnɡ

别名箭头草(《普济方》),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韫》),独行虎(《纲目》),地丁草(《本草再新》),如意草(《随息居饮食谱》)。

出处本经逢原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带根全草

①紫花地丁、犁头草:5~8月间,果实成熟时采取带根全草,去净泥土,晒干。

②米口袋及小米口袋:春、秋季采挖带根全草,晒干或鲜用。

③华南龙胆:春、夏季,花初开时采取全草,晒干。

原形态①紫花地丁,又名:紫地丁、兔耳草、辽堇菜。

多年生草本,高7~15厘米,全株密被白色短毛。主根粗,黄白色。叶从根部丛生;叶柄长3~10厘米,上部两侧稍有翅;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基部附着于叶柄上;叶片长椭圆形、长卵形至线状广披针形,长2~9厘米,宽0.5~3.5厘米,先端钝,基部浅心形或截形,边缘具浅钝齿。花腋生,淡紫色,直径约1.5厘米;花梗长4~1.0厘米,中部有线形小苞片2枚;萼片5,披针形,萼下具圆形附属物;花瓣5,倒卵状椭圆形,下面的1片较大,基部延长成长囊状或筒状的距,长约7毫米;雄蕊5,花药结合,药隔宽,包围子房,花丝短而阔,其下面2枚的基部具蜜腺的附属物,延伸入花距内;子房上位,心皮3,1室,胚珠多数,花柱1,柱头3裂。蒴果长圆形,长约1厘米,分裂为3果瓣,各瓣具有棱沟,基部有宿存的萼。种子卵圆形,棕黄色,光滑。花期3~4月。果期5~8月。

生于草地或山坡。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犁头草,详"犁头草"条。

③米口袋,又名:米布袋(《纲目》),大米口袋、多花米口袋、毛紫云英疔毒草、小丁花。

多年生草本,高5~10厘米,全株被白色长柔毛。主根直下,径达1厘米余。茎短,叶丛生,单数羽状复叶,有长柄,小叶11~21片,广椭圆形、卵形或长卵形,长1~2厘米,宽2~8毫米,先端钝,基部圆,全缘。花茎自叶丛中生出,花5~7朵,顶生,成伞形花序;苞片披针形,小苞片2,线状披针形;花萼钟形,萼齿5,不等长,上部2片稍大,下部1片最小,混生白色和黑色柔毛;花冠蝶形,紫堇色,旗瓣广倒卵形,长约13毫米,顶端微缺,翼瓣长圆状楔形,长约10毫米,有短爪;龙骨瓣短,长约6毫米;雄蕊10,二体(9十1),子房上位,长椭圆形,花柱短,无毛,柱头膨大。荚果圆筒状,长2.5~3厘米。种子肾形,黑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野生于原野及山地。分布东北南部、河北、山东、江苏、山西、陕西等地。

小米口袋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茎短,有短的地下茎。托叶三角形,基部合生,被疏伏毛;羽状复叶长2~20厘米;小叶7~19,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25毫米,宽2~7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钝圆,两面疏被柔毛,总花梗与叶近等长,疏被柔毛;伞形花序有2~4朵花;苞片、小苞片疏被毛;萼钟状,长5~7毫米,被白色疏柔毛,萼齿披针形;花冠红紫色,旗瓣长约13毫米,卵圆形,翼瓣长11毫米,狭楔形,龙骨瓣长5.5毫米。荚果长圆筒状,长15~20毫米,宽3~4毫米,被长柔毛。

生于山坡、草原、砂地。分布东北及河南。

⑤华南龙胆

小草本,高3~8厘米。茎直立,丛生,略粗糙。叶对生;无柄,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近基部的叶较大,长1~1.5厘米,宽3~5毫米,上部的叶较小,长约5毫米,先端锐尖,全缘,主脉明显,侧脉不明显。花单生于茎顶;花萼管状,长约5毫米,裂片5,较萼管为短,线形,先端尖,疏被短毛或无毛;花冠漏斗状,长1~1.5厘米,外面绿色,内面紫色,裂片5,卵状披针形,短尖,其间的皱折较短,约为裂片的1/3;雄蕊5,着生在花冠上,不外露;子房上位,1室,花柱1,柱头2裂.蒴果倒卵形,压扁,长约4毫米。先端浑圆。种子1枚。花期4月。果期5~6月。

生于山野草地上残河沟边草地上。分布广东、广西、浙江、江西。

性状①紫花地丁

又名:堇菜地丁。为植物紫花地丁或犁头草的带根全草。市售品多皱缩弯曲成不规则的团块,主根数条,长3~5厘米,直径1~3毫米。表面皱缩而粗糙,土黄色,波状弯曲,具须根痕。地上部分呈深绿色至绿黄色,叶柄细长,扭曲,叶片极皱缩,用热水浸软摊开后,呈长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全体被毛。花茎细长,顶端常具三裂蒴果,内含多数种子,长圆球形,淡黄棕色。质脆易碎。气微臭,味微苦而涩并稍粘。以色黄绿、整齐、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②甜地丁

又名:米口袋地丁、萝卜地丁。为植物米口袋或小米口袋的根或带根的全草。主根呈纺锤形、长锥形或长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3~6毫米。表面红棕色至土黄色,粗糙,有纵皱纹,多少扭曲,或有残存的支根及须根,皮孔横生,稍突起,呈点线状,色稍深。上端有多数基生叶。叶为羽状复叶,叶柄细长,小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被白色柔毛,多呈灰绿色。有时可见圆筒形的荚果,表面密被柔毛,开裂或不开裂。主根质坚而稍韧,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极多,乳白色,内面不平坦,微显颗粒状,乳黄色,并有放射状花纹,气微臭,味淡而梢甜。以根粗壮而长、叶绿,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东北、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龙胆地丁

又名:华南地丁,为植物华南龙胆带花的全草。多干燥皱缩成不规则团块,根部土黄色。用热水浸软,摊开观察:茎自基部丛生,多数,紫红色,顶端具淡紫色或淡土黄绿色的钟状花。叶两两对生,长圆形至长椭圆形,叶柄较短或无;近基部的叶密集,形状较大,上部的叶稀疏,形状较小。质地较脆而易碎。有青草气,味淡而稍苦。以株矮小,叶色青、花色紫者为佳。

主产广西,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紫花地丁全草含甙类、黄酮类、蜡(为蜡酸及不饱和酸等的酯类),花中亦含蜡,蜡中含饱和酸(主要为蜡酸)34.9%,不饱和酸5.8%,醇类10.3%,烃约47%。

性味苦,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②《纲目》:"苦辛,寒,无毒。"

归经入心、肝经。

①《玉楸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

②《要药分剂》:"入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①《滇南本草》:"破血,解痈疽疥癞,九种痔疮,诸疮毒症。"

②《纲目》:"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③《本草求原》:"凉血,消肿毒。治血热筋痿,敷疮妙。"

④《岭南采药录》:"作泻药及吐药。"

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外用拔毒消肿。治目赤肿痛,麦粒肿,疗疮肿毒,乳痈,肠炎腹泻,毒蛇咬伤。"

⑥苏医《中草药手册》:"治一切化脓性感染,毒蛇咬伤,淋巴结核,黄疸,肾炎,膀胱炎,关节肿痛,便血,鼻出血,眼结膜炎,前列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2~3两);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熬膏摊贴。

注意体质虚寒者忌服。

复方①治疔疮肿毒: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千金方》)

②治痈疽发背,无名诸肿:紫花地丁草,三伏时收,以白面和成,盐醋浸一夜贴之。(《孙天仁集效方》)

③治一切恶疮:紫花地丁根,日干,以罐盛,烧烟,对疮熏之,出黄水,取尽愈。(《卫生易简方》)

④治乳吹并一切毒:黄花地丁(即蒲公英)、紫花地丁各八两。以长流水洗净,用水熬汁去渣,又熬成膏摊贴。(《惠直堂经验方》地丁膏)

⑤治一切化脓性感染,淋巴结核:㈠紫花地丁、蒲公英半边莲各五钱。煎服。药渣外敷。㈡鲜紫花地丁、鲜野菊花各二两。共捣汁,分二次服。药渣外敷。㈢鲜紫花地丁、鲜芙蓉花各等量。加食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同时用紫花地丁二至三两,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⑥治实热肠痈下血:鲜紫花地丁八钱至一两(干的五至八钱),和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黄疸内热:地丁末。酒服三钱。(《乾坤生意秘韫》)

⑧治肠炎、痢疾:紫花地丁、红藤各一两,蚂蚁草二两,黄芩三钱。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⑨治前列腺炎:紫花地丁、紫参车前草各五钱,海金沙一两。煎汤,每日一剂,分二次服,连服数日。(苏医《中草药手册》)

⑩治喉痹:箭头草叶,研,入酱少许,笔蘸入喉中,吐。(《普济方》)

⑾治小儿走马牙疳,溃烂腥臭:紫花地丁根不拘多少。用新瓦焙,为末,搽患处。(《滇南本草》)

⑿治小儿肝热鼻衄:紫花地丁(鲜)二至三两。加蜂蜜一两,水煎服,连服数日。(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

⒀治毒蛇咬伤:㈠鲜紫花地丁捣汁一酒杯,内服;药渣加雄黄少许,调敷患处。(苏医《中草药手册》) ㈡鲜紫花地丁、鲜瓜子金、鲜半边莲各适量。共捣如泥,敷患处。(《河南小草药手册》)

⒁治跌打损伤:紫花地丁(鲜)捣烂,配方外敷。(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

⒂治疥癞:紫花地丁与大枫子油、水银硫黄合捣外用。(《岭南采药录》)

⒃治稻芒粘咽不得出者:箭头草,嚼咽下。(《乾坤生意秘韫》)

备注地丁药材,较为复杂,除上述品种外,在广东以长萼堇菜、陕西以白花堇菜、新疆以香堇的带根全草作紫花地丁入药。

另有一种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东北、内蒙古、河北、青海、山东等地作"地丁"入药。详"苦地丁"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猪毛蕨

    《中药大辞典》:猪毛蕨药材名称猪毛蕨拼音Zhū Máo Jué别名绿爬山虎、大蕨菜、青竹标(《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高中草药选》来源为水龙骨科光亮密网蕨的根茎。全年可采。切片,

  • 鸡油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油菌药材名称鸡油菌别名鸡蛋黄菌、杏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喇叭菌科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多于秋季雨后生在混交林的地上

  • 五凤朝阳草

    《中药大辞典》:五凤朝阳草药材名称五凤朝阳草拼音Wǔ Fènɡ Zhāo Yánɡ Cǎo别名羊肝狼头草、四方盒子草(《贵州民间药物》),风尾参、还阳草、蒿枝龙胆草(《云南中草药》

  • 黄皮果

    《中药大辞典》:黄皮果药材名称黄皮果拼音Huánɡ Pí Guǒ别名黄皮子(《桂海虞衡志》),黄檀子(《八闽通志》),黄弹子(《广东通志》),金弹子(《本草求原》)。出处《纲目》来

  • 橘饼

    《中药大辞典》:橘饼药材名称橘饼拼音Jú Bǐ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等的成熟果实,用蜜糖渍制而成。性味①《食物宜忌》:"味甘,性温。"②《随息居饮食谱》

  • 药用倒提壶

    《中药大辞典》:药用倒提壶药材名称药用倒提壶拼音Yào Yònɡ Dǎo Tí Hú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紫草科植物药用倒提壶的根。春、秋采挖,洗净,切片

  • 鸭卵

    《中药大辞典》:鸭卵药材名称鸭卵拼音Yā Luǎn别名鸭子(孟诜),鸭蛋(《医钞类编》)。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化学成分每100克

  • 车前

    药材名称车前拼音Chē Qián别名罘苜(《诗经》),马舄(《毛诗传》),当道(《本经》),陵舄(《列子》),牛舌草(陆玑《诗疏》),车前草、虾蟆衣(《尔雅》郭璞注),牛遗、胜舄(《别录》)

  • 通骨消根

    药材名称通骨消根拼音Tōnɡ Gǔ Xiāo Gēn别名土玄参、土牛七、强过头、地藕、群党、鸭嘴参、大青、老鸦杓、白狗肠、老鸭嘴、假山苦瓜、葫芦藤、老鼠黄瓜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拉

  • 石蚕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蚕药材名称石蚕别名石上藕来源兰科斑叶兰属植物偏花斑叶兰Goodyera secundiflora Lind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微涩,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