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垂丝海棠

垂丝海棠

《中药大辞典》:垂丝海棠

药材名称垂丝海棠

拼音Chuí Sī Hǎi Tánɡ

出处《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垂丝海棠。2月采收。

原形态乔木,高达5米,树冠疏散。小枝幼时紫色,初有毛,后脱落。叶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3.5~12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锯齿细小而钝,上面暗绿色,有光泽,常带紫晕,除中脉上有毛外,余均光滑;叶柄有细软毛,基部附有小突起。花4~7朵簇生,色红艳,径3~3.5厘米;花梗细长垂下,与萼同为紫色,无毛;萼片卵形,端钝,边缘有白毛;花瓣常在5数以上;花柱4~5,基部有白毛,其顶生花常无雌蕊。梨果倒卵形,紫色。

生境分部产我国西南部,现已广为栽培。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淡苦,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调经和血,治红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注意《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垂丝海棠

药材名称垂丝海棠

拼音Chuí Sī Hǎi Tánɡ

英文名Flower of Hall Crabapple, Hall Crabappl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垂丝海棠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halliana Koehne

采收和储藏:3-4月花盛开时采。晒干。

原形态垂丝海棠,乔木,高达5m。树冠开展;小枝细弱,微弯曲,最初有毛,不久脱落,紫色或紫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5-25mm;托叶小,膜质,披针形,早落;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至长椭圆卵形,长3.5-8cm,宽2.5-4.5cm,边缘有圆钝细锯齿,中脉有时个短柔毛,其余部分均无毛,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并常带紫晕。花两性;伞房花序,具花4-6朵;花梗细弱,长2-4cm,下垂,有稀疏柔毛,紫色;花粉红色,直径3-3.5cm;萼筒外面无毛;萼裂片三角状卵形,内面密被绒毛;花瓣倒卵形,长约1.5cm,基部有短爪,常在5数以上;雄蕊20-25,花丝长短不齐,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4或5,较雄蕊为长,基部有长绒毛,顶花有时缺少雌蕊。果实梨形或倒卵形,直径6-8mm,略带紫色,成熟很迟,萼片脱落,果梗长2-5cm。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1200m的山坡丛林中山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四川、云南等地。各地常见栽培。有重瓣、白花等变种。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花暗红色,下垂;萼筒紫红色,5裂,裂片卵形,边缘有毛,外表面无毛,内面密生白色绒毛。花瓣10余片,倒卵形,表面光滑无毛,内面疏生白色绒毛;雄蕊多数,花柱5,基部密生绒毛;花柄细长,紫色,长2-4cm,疏生绒毛。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味淡、苦、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调经和血。主血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注意《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调经和血,治红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八哥

    药材名称八哥拼音Bā Gē别名寒皋(《淮南万毕术》),鸲鹆(《唐本草》),花鹆(《荆楚岁时记》),哵哵鸟(《广韵》)。出处《纲目》来源为椋鸟科动物八哥的肉。原形态八哥(《纲目》) 体长约25厘米。嘴形

  • 猪毛蕨

    《中药大辞典》:猪毛蕨药材名称猪毛蕨拼音Zhū Máo Jué别名绿爬山虎、大蕨菜、青竹标(《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高中草药选》来源为水龙骨科光亮密网蕨的根茎。全年可采。切片,

  • 蕲蛇

    药材名称蕲蛇英文名AGKISTRODON别名大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百步蛇来源本品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rrodon acutus (Guenthe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

  • 水慈姑

    药材名称水慈姑拼音Shuǐ Cí Gū别名剪刀草出处《贵阳民间药草》来源为泽泻科植物长叶泽泻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纤细白嫩,多透明横纹,中空,无地下球茎。数叶从根部丛生;

  • 箐跌打

    《全国中草药汇编》:箐跌打药材名称箐跌打别名石头菜来源菊科箐跌打Gynura cusimbua (D. Don) S. Moor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接筋续骨,消肿散瘀

  • 小通草

    《中国药典》:小通草药材名称小通草拼音Xiǎo Tōnɡ Cǎo英文名MEDULLA STACHYURI/MEDULLA HELWINGIAE来源本品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Stachyurus h

  • 狗脚草根

    《中药大辞典》:狗脚草根药材名称狗脚草根拼音Gǒu Jiǎo Cǎo Gēn出处《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会议论文文摘集》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假木荷的根。挖取根部,洗净,切成薄片,晒干。原形态假木荷,又

  • 白檀根

    药材名称白檀根拼音Bái Tán Gēn别名砒霜子、蛤蟆涎(《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山矾科植物白檀的根。原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嫩枝和叶背通常疏生白色毛

  • 穗花杉根

    药材名称穗花杉根拼音Suì Huā Shā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穗花杉的根及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entotaxus argotaenia (Hance)Pilger[Podo

  • 鸢脑

    《全国中草药汇编》:鸢脑药材名称鸢脑拼音Yuān Nǎo别名鸢、老鹰、鹞鹰来源隼形目鹰科鸢Milvus korschun lineatus (Gray),以脑髓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治痔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