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天竺子

天竺子

药材名称天竺子

拼音Tiān Zhú Zǐ

英文名Fructus Nandinae Domesticae

别名天竹子、南竹子、白天竹

来源小檗科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果实。果实于11~12月或2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约2m。茎直立,幼枝黄色。叶互生,集生茎端,为三回羽状复叶,小叶革质,椭圆状披针形,长3~7cm,先端渐尖,全缘,深绿色,冬季常变红色;小叶下方及叶柄基部有关节。圆锥花序顶生;花被片多轮,每轮3片,外轮小,内轮大;雄蕊6,花瓣状;子房上位。浆果球形,熟时鲜红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湿润山谷、山坡杂林下;或栽培于庭园。产于长江中下游各地。

性状果实球形,直径7~9mm。表面黄红色或红紫色,光滑,微具光泽,有时稍凹陷,顶端宿存微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细果柄或其断痕。果皮质脆易碎,种子两粒,略呈半球形,内面凹下,黄棕色。味酸涩。

化学成分含异紫堇啡碱(isocorydine)、原阿片碱(protopine)、0-甲基南天竹碱(0-methyldomesticine)、 氢氰酸等。

性味性平,味酸、甘。

功能主治敛肺镇咳。用于久咳气喘、百日咳。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紫苏苞

    《中药大辞典》:紫苏苞药材名称紫苏苞拼音Zǐ Sū Bāo出处《本草逢原》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宿萼。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功能主治治血虚感冒。用法用量内服:煎

  • 铁藤根

    《中药大辞典》:铁藤根药材名称铁藤根拼音Tiě Tén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巴豆藤的根。秋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攀援灌木,长可达15米。幼枝有平贴亮棕色短柔毛,后

  • 木达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达地黄药材名称木达地黄别名马松子、野路葵、野棉花秸来源梧桐科木达地黄Melochia corchorifolia L.,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及广东。性味淡,平。功能主治

  • 大青木

    药材名称大青木拼音Dà Qīng Mù别名路边青、臭叶树、羊咪青、青心草、臭大青、鸭公青、淡婆婆、大叶青、木本大青来源为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大青木Clerodendron cyrtophyllum Tu

  • 菖蒲叶

    药材名称菖蒲叶拼音Chānɡ Pú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叶。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25%,其中主要成分为β-细辛醚73.4%、细辛醚13.7%、石竹烯4.0%、

  • 榠樝

    《中药大辞典》:榠樝药材名称榠樝拼音Mínɡ Zhā别名木李(《诗经》),蛮樝、瘙樝(《本草拾遗》),木梨(《埤雅》),海棠(《广州植物志》),土木瓜(《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草经集注》

  • 竹林消

    药材名称竹林消拼音Zhú Lín Xiāo别名鸡爪参、野参须(《陕西草药》),女楂(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单茎算盘七的根。8~10月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窃衣

    《全国中草药汇编》:窃衣药材名称窃衣别名鹤虱[华南]、粘粘草、破子衣来源伞形科窃衣属植物窃衣Torilis japonica (Houtt.) DC. [Torilis anthriscus (L.)

  • 野香橼花

    药材名称野香橼花拼音Yě Xiānɡ Yuán Huā别名小毛毛花、青刺尖、刺珠、猫胡子花、叶上花。出处野香橼花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曰:"野香橼花,一名小毛毛花,生云南五华山麓,树高近寻,长叶如夹

  • 乌桕叶

    《中药大辞典》:乌桕叶药材名称乌桕叶拼音Wū Jiù Yè别名卷子叶(《分类草药性》),油子叶(《生草药手册》),虹叶(《岭南草药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大戟种植物乌桕的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