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小三叶耳蕨

小三叶耳蕨

药材名称小三叶耳蕨

拼音Xiǎo Sān Yè ěr Jué

英文名Hancock's Shield Fern

别名蛇舌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小三叶耳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hancockii (Hance)Diels[Ptilopteris hancockii Hanc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30-50cm。根茎短而直立,与叶柄基部密被棕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5-20cm,禾秆色,向上近光滑或疏被鳞片;叶片戟状披针形,长20-25cm,宽8-12cm,掌状三出;羽片3片,基部1对较小,长3-5cm,羽状,中间羽片最大,长20-25cm,宽4-6cm,一回羽状;小羽片约25对,近无柄,斜长方形,中部的较大,长1.5-2cm,宽6-8mm,先端短尖或近钝形,基部不对称,上侧呈三角状耳形,下侧平切,边缘具粗钝齿,两面近光滑。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上侧小脉先端;囊群盖圆盾形,膜质,早落。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微苦;凉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外伤;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外伤出血、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蜂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蜂子药材名称地蜂子别名蜂子芪、山蜂子、软梗蛇扭、毛猴子、独脚伞、独脚委陵菜、三爪金、地蜘蛛、铁枕头、三叶翻白草来源为蔷薇科委陵属植物三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eynia

  • 向天蜈蚣

    《中药大辞典》:向天蜈蚣药材名称向天蜈蚣拼音Xiànɡ Tiān Wú Gōnɡ别名叶顶珠、铁精草(《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田菁的根及叶。夏季采收,鲜

  • 矮脚南

    药材名称矮脚南拼音ǎi Jiǎo Nán别名矮叶南、矮子南、小白花草、矮陀陀。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单叶地黄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采收和

  • 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藨草药材名称藨草别名野荸荠、光棍草、光棍子来源莎草科藨草Scirpus trigueter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除广东外,各省区均有。性味甘、涩,平。功能主治开胃。主治食积气

  • 铧头草

    《中药大辞典》:铧头草药材名称铧头草拼音Huá Tóu Cǎo别名地黄瓜(《分类草药性》),青地黄瓜(《四川中药志》),烙铁草、犁头草(《重庆草药》)。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堇菜科

  • 水苏

    《中药大辞典》:水苏药材名称水苏拼音Shuǐ Sū别名芥蒩(《本经》),鸡苏(《吴普本草》),香苏、龙脑薄荷(《补缺肘后方》),芥苴、劳蒩(《别录》),野紫苏、山升麻、乌雷公、朋头草、陈痧草(《湖南药

  • 藿香

    《中药大辞典》:藿香药材名称藿香拼音Huò Xiānɡ出处《别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

  • 大昏鸡头

    药材名称大昏鸡头别名刺齿贯众、尖耳贯众、大叶兰黄、大叶鲁基来源蕨类鳞毛蕨科大昏鸡头Cyrtomium caryotideum (Wall.) Presl,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江西、湖北、

  • 黄牛毛藓

    药材名称黄牛毛藓拼音Huánɡ Niú Máo Xiǎn别名刀口药、金牛毛来源药材基源:为牛毛藓科植物黄牛毛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trichum pallidum(Hedw.)Hamp.

  • 石南叶

    药材名称石南叶拼音Shí Nán Yè别名风药(《纲目》),石楠叶(《本草从新》),栾茶(《纲目抬遗》),红树叶、石岩树叶(《中药材手册》)。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