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花五味子藤

小花五味子藤

药材名称小花五味子藤

拼音Xiǎo Huā Wǔ Wèi Zǐ Ténɡ

别名香石藤大伸筋、铁骨散、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小血藤、满山香[云南]

来源为木篮科北五味子属植物小花五味子Schisandra micrantba A. C. Smith.以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木质缠绕藤本,长达3米以上。根粗长,稍呈圆锥形,淡栗棕色,微有细纵皱,有香气;根状茎圆柱形,长而略横走,粗细与颜色和根相似。枝赤红色,有明显皮孔。单叶互生;叶柄细长,长1~1.5厘米;叶片卵形或长方状椭圆形,长3~5.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平截,边缘有波状浅齿。花淡黄绿色或橙黄色,较小,长约5毫米,单生叶腋;花梗极细长,丝状;花单性,异株,花被片7~8,外轮窄长方形,内轮近圆形;雄蕊8~12个,合生成一倒卵形雄器;雌花外形与雄花相似,有16~21个离生心皮,聚生于卵形花托上;成熟心皮肉质红色,近球形,散生在增长的细花托上,形如穗序,种子每心皮2粒。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林下。分布于云南。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理气止痛。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胃痛,月经不调,肾炎。

用法用量0.3~1两。

复方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小花五味子根2两,泡酒1斤,浸泡5~7日后内服,每服10毫升,每日3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细穗石松

    药材名称细穗石松别名树胡须、树灵芝来源蕨类石松科细穗石松Lycopodium phlegmaria L.,以全草入药。原形态云南性味淡,凉。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解毒消肿。主治跌打劳伤,风湿疼痛,高热,水

  • 凤尾蕉花

    药材名称凤尾蕉花拼音Fènɡ Wěi Jiāo Huā别名铁树花、梭罗花(《四川中药志》)。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花。夏季采收。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温

  • 人参娃儿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人参娃儿藤药材名称人参娃儿藤别名土人参、土牛七来源萝藦科人参娃儿藤Tylophora kerrii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功能主治止痛。主治腹痛。摘

  • 老鸦花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鸦花藤药材名称老鸦花藤拼音Lǎo Yā Huā Ténɡ别名大血藤、嘿良龙[傣]来源豆科老鸦花藤Mucuna macrocarpa Wall.,以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墨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墨七药材名称墨七别名独儿七、活血莲、鞘叶乌头、笋尖七来源毛茛科墨七Aconitum vaginatum Prit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贵州、四川。性味辛、苦,温。有小

  • 斑地锦

    药材名称斑地锦拼音Bān Dì Jǐn别名血筋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斑地锦的全草。6~9月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匍匐小草本,高15~25厘米,含

  • 刺莓果根

    药材名称刺莓果根拼音Cì Méi Guǒ Gēn别名野玫瑰根(《吉林医药资料》(1):32,1971)出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根。功能主治《黑龙江常用中

  • 具苞水柏枝

    药材名称具苞水柏枝别名翁波[藏名]来源怪柳科具苞水柏枝Myricaria bracteata Royle,以幼嫩枝条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升阳发散,解毒透疹。主治麻疹不透高热,风湿性

  • 七星草乌

    药材名称七星草乌拼音Qī Xīnɡ Cǎo Wū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苍山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contortum Finet et Gagnep.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

  • 刺莓果

    药材名称刺莓果拼音Cì Méi Guǒ别名蔷薇果(东北)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果实在将成熟时摘下,立刻晒干,干后除去花萼,或把新鲜果实切成两半,除去果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