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尖尾风根

尖尾风根

《中药大辞典》:尖尾风根

药材名称尖尾风根

拼音Jiān Wěi Fēnɡ Gēn

出处《本草求原》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

性味辛苦,温。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温。"

②《本草求原》:"辛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风湿,敷跌打。"

②《本草求原》:"散风湿肿痛;酒风,手足痹痛,理跌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品1~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治关节风湿痛:尖尾枫鲜根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尖尾风根

药材名称尖尾风根

拼音Jiān Wěi Fē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Longestapex Beautyberry

出处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尖尾风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carpa longissima (Hemsl.) 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匀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尖尾枫,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小枝四棱形,紫褐色,幼时稍有多细胞的单毛,节上具毛环。单叶对生;叶柄长1-1.5cm;叶片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14-25cm,宽2-7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明显小齿或全缘,表面主脉及侧脉有多细胞的单毛,背面无毛,有细小黄色腺点,干时下陷也峰窝状小洼点;侧脉12-20对。聚伞花序腑生1.5-3cm;花萼有腺点,杯状或截头状,冠的2倍;子房无毛。果实扁球形,白色,径1-1.5mm,具细小腺点。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山谷、丛林中或荒野。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性味辛苦;温

归经肺;心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活血。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龋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风湿,敷跌打。

2.《本草求原》:散风湿肿痛,酒风,手足痹痛,理跌打。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粉背蕨

    《中药大辞典》:粉背蕨药材名称粉背蕨拼音Fěn Bèi Jué别名铁脚凤尾草、鸡脚草(《江西民间草药》),水郎鸡(《贵州民间药物》),卷叶凤尾、岩飞蛾(《湖南药物志》)。出处《江西

  • 桤木

    药材名称桤木拼音Qī Mù别名水青冈来源桦木科桤木属植物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以树皮、嫩枝叶入药。春季采集嫩枝叶;四季采树皮,鲜用或晒干。性味苦、涩,凉。功能

  • 小金发藓

    药材名称小金发藓拼音Xiǎo Jīn Fā Xiǎn别名红孩儿、止血药来源药材基源:为金发藓科植物东亚小金发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gonatum inflexum(Lindb.)Lac.

  • 黄花香茶菜

    药材名称黄花香茶菜拼音Huánɡ Huā Xiānɡ Chá Cài别名白沙虫药、痢药、烂脚草、臭蒿子、鸡苏来源唇形科黄花香茶菜Rabdosia sculponeata

  • 藤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黄药材名称藤黄拼音Ténɡ Huánɡ别名海藤、玉黄、月黄来源藤黄科藤黄Garcinia hamburgy Hook. f.,以胶树脂入药。生境分部越南、泰国

  • 罂粟壳

    《中国药典》:罂粟壳药材名称罂粟壳拼音Yīnɡ Sù Ké英文名PERICARPIUM PAPAVERIS别名米壳、粟壳、罂子粟壳、米囊子壳来源本品为罂粟科罂粟属植物罂粟Papav

  • 鱼肝油

    药材名称鱼肝油拼音Yú Gān Yóu来源鲨目真鲨科真鲨Carcharinus spp.;双髻鲨科双髻鲨Sphyrna mallcus Schaw,从其肝脏中提取得到的一种脂肪油。

  • 吹云草

    《中药大辞典》:吹云草药材名称吹云草拼音Chuī Yún Cǎo别名莎萝莽(《种子植物名称》),一碗泡、公儿草(《广西药植名录》),过山蛇、斩蛇剑(《广西植物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

  • 芒硝

    《中国药典》:芒硝药材名称芒硝拼音Mánɡ Xiāo英文名NATRII SULFAS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性状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

  • 鹭肉

    《中药大辞典》:鹭肉药材名称鹭肉拼音Lù Ròu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鹭科动物白鹭的肉。原形态白鹭(陆玑《诗疏》),又名:舂鉏(《尔雅》),鹭鸶(《本经》),白鸟(陆玑《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