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山高粱

山高粱

药材名称山高粱

拼音Shān Gāo Liɑnɡ

别名红蓝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油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odiopogon cotulifer(Thunb.)Hack.[Andropogoncotulifer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油芒,多年生草本。秆高60-160cm,具4-8节。叶鞘疏松裹茎,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而上部者短于节间,鞘口疏具柔毛,叶舌干膜质,长2-3mm;叶片两面均疏具细柔毛或上部的毛较少而粗糙,长10-60cm,宽8-14mm。圆锥花序开展,长15-25cm每节具2至数个或上部的节仅具1个分枝;分枝细弱,长5-11cm,下部裸露而无小穗,上部具6-10节,每节具2小穗,1具称柄1具短短,柄之先端膨大而具细短毛。小穗长5-6mm,基部具短于小穗5-6倍的细毛;两颖近于相等,草质,先端常具短小尖头,第1颖具7-9脉,粗糙,边缘疏具柔毛,第2颖具7脉,主脉及附近疏具柔毛;第1外稃透明膜质,长圆状披针形,约短于颖的1/3;第2外稃透明膜质,长圆形,稍短于第1外稃,先端深2裂,裂齿间伸出1芒,芒长约12mm,中部以下膝曲,芒柱稍扭转,内稃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啮蚀状,约短于外稃的1/3;雄蕊3,花药黄色,长2-3mm。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向阳山坡、山谷草地和荒芜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陕西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活血通经。主风热感冒;痢疾;痛经;闭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囊距翠雀

    《全国中草药汇编》:囊距翠雀药材名称囊距翠雀拼音Nánɡ Jù Cuì Què别名囊距飞燕草来源毛茛科囊距翠雀Delphinium brunnonianum R

  • 乳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乳香药材名称乳香拼音Rǔ Xiānɡ别名滴乳香、熏陆香来源橄榄科乳香树属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B. sacra Fluek.]、药胶香树B.

  • 万年柏

    药材名称万年柏别名虎尾蕨、深裂铁角蕨、地柏枝、洞里仙来源为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虎尾铁角蕨Asplenium incisum Thun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苦、甘,凉。功能主

  • 莲子心

    《中国药典》:莲子心药材名称莲子心拼音Lián Zǐ Xīn英文名PLUMULA NELUMBINIS别名莲心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成熟种子

  • 蜈蚣萍

    《中药大辞典》:蜈蚣萍药材名称蜈蚣萍拼音Wú Gōnɡ Pínɡ别名麻藻(《群芳谱》),边箕萍(《纲目拾遗》),水百脚、槐瓢、水舌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大浮萍、包田麻(《贵州

  • 洋蓍草

    《中药大辞典》:洋蓍草药材名称洋蓍草拼音Yánɡ Shī Cǎo别名锯草(《中国药植图鉴》),蜈蚣蒿、一苗蒿(《陕西中草药》)。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菊科植物千叶蓍的全草。6~8月采收。

  • 马牙半支

    《中药大辞典》:马牙半支药材名称马牙半支拼音Mǎ Yá Bàn Zhī别名马牙苋(《奇方类编》),酱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镜》),酱瓣草(汪连仕《采药书》),酱板豆草(《周益生家宝

  • 马桑树皮

    药材名称马桑树皮拼音Mǎ Sānɡ Shù Pí出处《贵州草药》来源马桑科植物马桑的树皮。功能主治治白口疮:鲜马桑皮五分,捣绒,用青布包好,含口内,五分钟后取出,隔时再含,一日数次

  • 裂蹄

    药材名称裂蹄拼音Liè Tí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裂褐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uctificatio Pyropolypori Rimosi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收后晒干。原

  • 钝齿铃子香

    药材名称钝齿铃子香拼音Dùn Chǐ Línɡ Zǐ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科植物钝齿铃子香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lonopsis odontochila Diels v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