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峨嵋耳蕨

峨嵋耳蕨

药材名称峨嵋耳蕨

拼音é Méi ěr Jué

别名万年青(《峨嵋药植》),树林株(《中国药植志》)。

出处《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峨嵋耳蕨全株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而斜升,顶端密被棕色卵形小鳞片。叶簇生;柄长达13厘米,稻秆色,坚实;叶倒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4~7厘米,先端渐尖形,细密3回羽状复叶,第1回小叶多数,密,互生,几无柄,披针形,长2~3厘米,近于基部者稍短,且带下向;第2回小叶6~12对,卵状椭圆形,基部渐狭,循中肋延长;末回小叶2~3对,通常深2裂,裂片短线形,宽不及1毫米,先端锐尖,全缘,具一小脉,不达于顶,纸质,绿色,下面略具小鳞片;孢子囊群小,圆形,每裂片1个,通常着生于叶脉之端,孢子囊群盖圆膜质,与裂片等宽,不久即脱落。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志》:"清热。水煎服,治胃热症。"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春不见

    《中药大辞典》:春不见药材名称春不见拼音Chūn Bú Jiàn别名一朵云(《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带根全草。春、冬采挖,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

  • 鲨鱼心

    药材名称鲨鱼心拼音Shā Yú Xīn来源药材基源:为真鲨科动物阔口真鲨等多种鲨鱼的心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charhinus latistomus Fang et Wang采收和储藏:捕捞后

  • 瓶耳小草

    药材名称瓶耳小草拼音Pínɡ ěr Xiǎo Cǎo英文名Herba Ophioglossi别名独叶一枝枪、矛盾草、蛇咬子来源为瓶尔小草科植物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

  • 红厚壳

    药材名称红厚壳拼音Hónɡ Hòu Ké英文名Kalofilum Kathing,root of Kalofium别名琼崖海棠。出处始载于《唐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红厚壳的根、叶。拉丁植物

  • 单面针

    《全国中草药汇编》:单面针药材名称单面针别名山枇杷、白三百棒、九百锤、大叶花椒、山椒根、黄椒根、钻山虎、单面虎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蚌壳花椒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l.,以根入

  • 猪笼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笼草药材名称猪笼草拼音Zhū Lónɡ Cǎo别名猪仔笼、猴子笼、猴子埕、担水桶、公仔瓶来源猪笼草科猪笼草属植物猪笼草Nepenthes Mirabilis (Lour

  • 马钱子

    《中国药典》:马钱子药材名称马钱子拼音Mǎ Qián Zǐ英文名SEMEN STRYCHNI来源本品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取出

  • 石蛇

    药材名称石蛇拼音Shí Shé别名蛇螺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螺科动物覆瓦小蛇螺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rpulorbis imbricata(Dnuder)采收和储藏:退潮后于岩石上剥取,晒干。原

  • 虎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骨药材名称虎骨拼音Hǔ Gǔ来源猫科动物虎Panthera tigris L.的骨骼。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强筋健骨。用于风湿痹痛,脚膝酸软。用法用量

  • 雷公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雷公藤药材名称雷公藤拼音Léi Gōnɡ Ténɡ别名黄藤、黄腊藤、菜虫药、红药、水莽草来源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