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叶黄花仔
药材名称心叶黄花仔
拼音Xīn Yè Huánɡ Huā Zǎi
别名吸血草、白痴头婆、索仔草、娃儿草、小桐麻、大黄花母、生毛英仔草、软枝虱母头、生毛虱母头、小号山胶播、圆叶金、午时花、圆叶咳觑草、黄花少四味、倒地麻、大花黄花稔、心叶拔毒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da cordifoli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去泥沙,除去杂质,切碎,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心叶黄花稔直立亚灌木,高约1m。小枝密被星状柔毛并混生长柔毛,毛长约3mm。叶互生;叶柄长1-2.5cm,密被星状柔毛和混生长柔毛;托叶线形,长约5mm,密被星状柔毛;叶卵形,长1.5-5cm,宽1-4cm,先端钝或圆,基部微心形或圆,边缘具钝齿,两面均密被星状柔毛,下面脉上混生长柔毛。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或枝端,花梗长5-15mm,密被星状柔毛和混生长柔毛,上端具节;萼杯状,裂片5,三角形,长5-6mm,密被星状柔毛并混生长柔毛;花黄色,直径约1.5cm;花瓣长圆形,长6-8mm;雄蕊柱长约6mm,被长硬毛。蒴果直径6-8mm,分果片10,先端具2长芒,芒长3-4mm,突出萼外,被倒生刚毛。种子长卵形,先端具短毛,花期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丛间或路旁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需要充足的阳光,较耐旱,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和荒山坡地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春播于3-4月初,直播按行距30cm,开深1-2cm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盖薄土后,稍加镇压,浇水,10-15天出苗。
田间管理 苗高4-5cm时,间苗,苗高10cm左右,按株距15-20cm定苗。要浅松土勤拔草,每年中耕除草3-4次。
化学成分根含麻黄碱(ephedrine),β-苯乙胺(β-phenethylamine),φ-麻黄碱(φ-ephedrine),S-右旋-Nb-甲基-色氨酸甲酯(S-(+)-Nb-methyl-tryptophane methyl ester〕,下箴刺酮碱(hypaphorine),鸭嘴花碱(vasicine),鸭嘴花酮碱(vasicinone),鸭嘴花酚碱(vasicinol),胆碱(choline)及甜菜碱(betaine)。地上部分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二十六烷酸(hexacosanic acid)。种子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linoleic acid),锦葵酸(malvalic acid),苹婆酸(sterculic acid)。
性味甘;微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咳;解毒消痈。主湿热黄疸;痢疾;泄泻;淋病;发热咳嗽;气喘;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根30-60g;或研末;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