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拐棍竹

拐棍竹

《全国中草药汇编》:拐棍竹

药材名称拐棍竹

别名竹叶、华桔草、华桔竹叶

来源禾本科拐棍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以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

性味甘、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解渴利尿。主治发热烦躁,口渴,小便短少,色黄。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拐棍竹

药材名称拐棍竹

拼音Guǎi Gùn Zhú

别名竹叶竹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箭竹的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argeria spathace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摘嫩叶,晾干。

原形态箭竹 植株呈灌木状。地下茎为单轴型。竿高l-4m,节间长4-7cm,粗1.2-3mm,棕紫色,每节簇生多数小枝。叶鞘在每一具叶小枝上为少数乃至数枚,长2-3cm,无毛,常为棕红色,最上1枚常干鞘口具繸毛;叶片长6-10cm,宽6-llmm,无毛,次脉3-4对,小横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长2.5-4cm,密生偏于一侧的多数小穗,花序下托以数枚佛焰苞。因最上的苞片等长或超过花序,致使小穗从一侧外露;小穗长12-16mm,含2-4花,成熟时呈紫色或黄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400m的山坡林缘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甘;淡;寒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解渴利尿。主发热烦躁;口渴;小便短少色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青藤

    药材名称小青藤拼音Xiǎo Qīnɡ Ténɡ别名青藤香、马哥罗、小一支箭、过山龙、股藤、家同藤、野牵牛、毛风藤、石板藤、老鼠藤、风藤、小股藤、牛串子。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Cocculus

  • 通骨消茎叶

    药材名称通骨消茎叶拼音Tōnɡ Gǔ Xiāo Jī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nbergia grandiflo-ra (Roxb.ex Rottl

  • 旱荷叶

    药材名称旱荷叶拼音Hàn Hé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裂蜂斗菜的花蕾。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tasites tricholobus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花开时采收,鲜用或晒晾干。原

  • 莲花

    《中药大辞典》:莲花药材名称莲花拼音Lián Huā别名菡萏(《诗经》),荷花(《毛诗传》),水花(崔豹《古今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蕾。6~7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大花

  • 鹅脚板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脚板药材名称鹅脚板拼音é Jiǎo Bǎn别名苦爹菜、六月寒、茴芹、八月白、冬青草、羊膳七、白花菜根、白花雷公根。来源伞形科茴芹属植物异叶茴芹Pimpinella di

  • 小叶山鸡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山鸡尾巴草药材名称小叶山鸡尾巴草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出处《浙江天舢药植志》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的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

  • 痢止草

    药材名称痢止草拼音Lì Zhǐ Cǎo别名痢止蒿、痢疾草、止痢蒿、白龙须、无名草、散血草来源唇形科接骨草属植物痢止草Ajuga forrestii Diels,以全草或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

  • 狼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狼把草药材名称狼把草拼音Lánɡ Bǎ Cǎo别名豆渣菜、郎耶菜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狼把草Bidens tripartita L.的全草。夏秋采收,去杂质,鲜用或晒干。性

  • 羊耳菊

    药材名称羊耳菊拼音Yánɡ ěr Jú别名白牛胆、大力王、毛柴胡[湖南]、叶下白、山白芷[广东、福建]、冲天白、小茅香、大茅香、牛耳风、羊耳风、白面风、白背风、绵毛旋覆花、天鹅绒、

  • 仙人掌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人掌药材名称仙人掌拼音Xiān Rén Zhǎnɡ别名仙巴掌、霸王树、火焰、火掌、玉芙蓉来源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Ker-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