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木莲果

木莲果

《中药大辞典》:木莲果

药材名称木莲果

拼音Mù Lián Guǒ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木莲果实。8月果实成热而未开裂前采收,晒干。

原形态木莲(《白香山集》),又名:黄心树((白香山集)).

常绿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白色。小枝灰褐色,无毛,具皮孔及叶痕。叶互生,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24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革质;叶柄长1.5~2.5厘米,花单生于枝顶,大形,有香气;花梗长约1厘米;花被6~9片,阔卵形,白色而略带紫红色,肉质,多汁,外面包以绿色的苞片;雄蕊多数,阔线形,药2室,线形;心皮多数,聚生于花托顶部。聚合果近球形,长约4厘米,蓇葖肉质,深红色,成熟时木质,紫红色。种子椭圆形,暗紫红色。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溪沟边或山坡杂木林中。分布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产浙江。

性状干燥果实由多数蓇葖聚合而成,状如松球,长约4厘米,直径3~4厘米,基部膨大;外表紫褐色,内侧棕褐色。基部偶有长果柄,密布淡棕色圆点状物。蓇葖开裂后,可见暗紫红色的种子2枚;破开种皮,有灰白色而富有油质的子叶1枚。气香,味炭.以干燥、完整不碎者为佳。

功能主治通便,止咳。

复方①治实火便闭:木莲果(或根皮、树皮)一两左右。煎汁,冲白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老人干咳:木莲果四至五钱。煎汁代茶饮。(《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木莲果

药材名称木莲果

拼音Mù Lián Guǒ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木莲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lietia fordiana Oliv.

采收和储藏:8月(处暑前后)在果实成熟未开裂前摘取,剪除残余果柄,不使碎散,充分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达20m。嫩枝及芽有红褐色短毛。叶互生;叶柄长1-3cm;托叶痕半椭圆形,长3-4cm;叶片革质,狭椭圆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8-17cm,宽2.5-5.5cm,先端急尖,通常钝头,基部楔形,边缘稍反卷,叶背疏生红褐色毛,侧脉8-12对。花梗长6-18mm,被红褐色短柔毛,苞片脱落,留下脱落痕环。花被9片,白色,外轮3片,长圆状椭圆形,长6-7cm,内两轮倒卵形,长5-6cm;雄蕊多数,长约1cm,药隔伸出成短钝三角形;雌蕊心皮多数,雌蕊群长约1.5cm。聚合果倒卵形,深红色,成熟时带木质,呈紫红色。种子椭圆形,长6-7cm,红色。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m以下常绿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的酸性土壤。幼年树耐荫,成年树喜光。在低海拔干热地方栽植生长不良。种子繁殖,一年生苗高40~50cm,根系发达,造林易成活。生长快速时期为15~30龄级。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由多数(艹骨)(艹突)果聚合而成,形如松球,长约4cm,直径3-4cm,基部膨大。外表紫褐色,内侧棕褐色。(艹骨)(艹突)果开裂后,可见暗紫红色的种子2枚。剥开种皮,有灰白色而富有油质的子叶1枚,气香,味淡。

以干燥、完整不碎者为佳。

性味辛;性凉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通便;止咳。主实热便闭;老人干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团囊虫草

    药材名称大团囊虫草拼音Dà Tuán Nánɡ Chó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大团囊虫草的子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ceps ophioglossoides(Ehrenb.)

  • 牛奶树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药材名称牛奶树拼音Niú Nǎi Shù别名牛奶子(《广州植物志》),乳汁麻木,牛奶稔、猪母茶、猪奶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科

  • 羊红膻

    药材名称羊红膻拼音Yánɡ Hónɡ Shān英文名all-grass of Thellung Pimpinella别名羊洪膻、六月寒出处始载于《陕北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缺刻叶茴芹的根或

  • 车螯

    《中药大辞典》:车螯药材名称车螯拼音Chē áo别名蜃(《周礼》),昌娥(《外科精要》)。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产软体动物车螯(帘蛤科文蛤的一种)的肉或壳。性味甘咸,寒。①《本草拾遗》:&

  • 人中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人中黄药材名称人中黄拼音Rén Zhōnɡ Huánɡ来源本品为甘草的加工品。炮制取两端有节的嫩竹筒,在其一端钻孔,将甘草粉从孔内装入,压紧,以融化的松香将孔封

  • 筀笋

    药材名称筀笋拼音Guì Sǔn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筀竹的苗。原形态筀竹(《唐本草》),又名:桂竹(《本草图经》)。秆直立,高10~20米,直径3~8厘米,绿色,幼时被以白色蜡

  • 甘草梢

    《中药大辞典》:甘草梢药材名称甘草梢拼音Gān Cǎo Shāo出处《珍珠囊》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的末梢部分或细根。性味《医学入门》:"性寒。"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治阴茎中疼痛及

  • 白降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降丹药材名称白降丹拼音Bái Jiànɡ Dān来源学名:Hydrangyrum Chloratum Compositum。由汞与其它药物加工制成。功能主治杀

  • 山莓

    药材名称山莓拼音Shān Méi别名三月泡[湖南、四川]、五月泡[广东]、刺葫芦、吊杆泡、薅秧泡、黄莓、大麦泡、猪母泡、高脚泡来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

  • 竹(鼠留)肉

    药材名称竹(鼠留)肉拼音Zhú ( Shǔ Liú ) Ròu英文名Bamboo rat Meat别名竹鼠、竹豘、篱鼠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