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枫香脂

枫香脂

《中国药典》:枫香脂

药材名称枫香脂

拼音Fēnɡ Xiānɡ Zhī

英文名RESINA LIQUIDAMBARIS

别名白胶香

来源本品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的干燥树脂。7 、8 月间割裂树干,使树脂流出,10月至次年4月采收,阴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块状,淡黄色至黄棕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质脆,断面具光泽。气香,味淡。

鉴别(1) 取本品少量,用微火灼烧,有多烟火焰,具特异香气。

(2) 取本品约50mg,置试管中,加四氯化碳 5ml,振摇使溶解,沿管壁加硫酸2ml,两液接界处显红色环。

(3) 取本品约0.2g,加四氯化碳5ml,振摇使成混悬液,加硝酸3ml,轻轻摇匀,待分层,上层液显淡红色至红橙色。

性味辛、微苦,平。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解毒,生肌,凉血。用于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5~3g,宜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摘录《中国药典》

《中华本草》:枫香脂

药材名称枫香脂

拼音Fēnɡ Xiānɡ Zhī

别名白胶香、枫脂、白胶、芸香、胶香。

出处尔雅》郭璞注:"枫,树似白杨,叶圆而歧,有脂而香,今枫香是。"《南方草木状》:"其子大如鸭卵;二月花发,乃连着实,八、九月熟。暴干可烧,惟九真郡有之。"唐《新修本草》首载枫香脂,谓:"所在大山皆有。树高大,叶三角,商洛之间多有。五月研树为坎,十一月采脂。"《纲目》收枫香脂于木部香木类,云:"枫木枝干修耸,大者连数围。其木甚坚,有赤有白,白者细腻。其实成球,有柔刺。"据所述形态,均与金缕梅科植物枫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树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采收和储藏:选择生长20年以上的粗壮大树,于7-8月间凿开树皮,从树根起每隔15-20cm交错凿开一洞。到11月至次年3月间采收流出的树脂。晒干或自然干燥。

原形态枫香树 落叶乔木,高20-40m。树皮灰褐色,方块状剥落。叶互生;叶柄长3-7cm;托叶线形,早落;叶片心形,常3裂,幼时及萌发枝上的叶多为掌状5裂,长6-12cm,宽8-15cm,裂片卵状三角形或卵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齿尖有腺状突。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被;雄花淡黄绿色,成葇荑花序再排成总状,生于枝顶;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雌花排成圆球形的头状花序;萼齿5,钻形;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柱头弯曲。头状果序圆球形,直径2.5-4.5cm,表面有刺,蒴果有宿存花萼和花柱,两瓣裂开,每瓣2浅裂。种子多数,细小,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秦岭及淮河以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或呈类圆形颗粒状,大小不等,直径多在0.5-1cm之间,少数可达3cm。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质脆易碎,破碎面具玻璃样光泽。气清香,燃烧时香气更浓,味淡。

化学成分枫香树脂含阿姆布酮酸(ambronic acid,即模绕酮酸 moronic acid),阿姆布醇酸(ambrolic acid,即模绕酸morolic acid),阿姆布二醇酸(ambradiolic acid),路路通酮酸(liquidambronic acid),路路通二醇酸(liquidambrodiolic acid),枫香脂熊果酸(forucosolic acid),枫香脂诺维酸(liquidambronovic acid)。

药理作用枫香脂及其挥发油体外实验可使兔血栓长度缩短和重量(湿重和干重)减轻,在体实验显示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栓形成;试管法实验表明可明显提高纤溶酶活性,显着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表明枫香脂及其挥发油抗血栓作用与促进纤溶活性和提高血小板cAMP有关,并提示挥发油可能是枫香脂的主要止血成分。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少量,燃烧,有浓烟及火焰,具特异香气。

(2)取本品约50mg,置试管中,加四氯化碳5ml,振摇使溶解,沿管壁加硫酸2ml,两液接界处显红色环。

(3)取本品约0.2g,加四氯化碳5ml,振摇使成混悬液,加硝酸3ml,轻轻摇匀,待分层,上层液显淡红色至红橙色。

炮制《简要济众方》:"细研为散。"《纲目》:"凡用以虀水煮二十沸,入冷水中,揉扯数十次,晒干用。"《外科全生集》:"水煮三天,候汤温,手扯油净,冷即硬。"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捣碎。饮片性状:见"药材鉴别"项。

性味辛;苦;平

归经脾;肺;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解毒止痛;止血;生肌。主痈疽;疮疹;瘰疬;齿痛;痹痛;瘫痪;吐血;衄血;咯血;外伤出血;皮肤皲裂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制膏摊贴,亦可制成熏烟药。内服:煎汤,3-6g;一般入丸、散剂。

注意孕妇禁服。《得配本草》:"内服多不宜。"

复方《说文》:“枫,木也。厚叶弱枝,善摇。”言其树叶因风而摇,枫之为名,由此而得。《本草图经》云:“《尔雅》谓‘枫为(木聂) (木聂)。’言天(大)风则鸣鸣(木聂) (木聂)也。”此又引《尔雅》之文,释“枫”之取义,与风动有关。枫“有脂而香”,故又称枫香。枫香脂由胶状树脂凝结而成,呈黄白色,故又名白胶香

各家论述1.论枫香脂主血热生风 缪希雍:"枫香脂,为活血凉血之药。凡热则生风,又血热则壅而发瘾疹,风火相搏则为浮肿,苦平能凉血热,兼辛又能散风,故主血热生风之证。风火既散,则肌肉和而浮肿自消。齿痛亦因风热上攻,风热既散,则痛自止矣。"(《本草经疏》)2.论枫香脂治诸血证 ①张石顽:"《千金》治咳唾脓血,取其开发肺气也。"(《本经逢原》) ②赵其光:"其叶霜后即丹,其脂采于冬,辛苦而平是金得火,以生水,为活血化血之妙品,故治吐、衄、咯血。"(《本草求原》)

临床应用1.小金片白胶香150g,没药(醋制)75g,当归75g,乳香(醋炒)75g,木鳖子(去壳、油)150g,地龙(去土酒炒)150g,草乌(制)150g,五灵脂(醋炒)150g,京墨12g,麝香30g。以上十味,除麝香另研细粉外,其余白胶香等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用糯米粉300g打糊制粒,干燥后加入麝香细粉,混匀,压片,每片重0.32g,相当于原药材0.24g。为暗灰色;气微,味微苦、辛。功能消肿拔毒。用于痰核流注,乳岩瘰疬,横痃恶疮,一切阴疽初起。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每次4片,每日2次。孕妇忌服。(《山东省药品标准》1986年)2.小金丹白胶香(煎膏)、草乌五灵脂地龙肉、木鳖子(去皮)各150g,乳香没药当归各75g,香墨12g,麝香30g。以上十味,除麝香外,余药共为细粉,兑入麝香,和匀,用白面300g打糊为丸,每丸干重0.6g。功能活血、消结、散毒。用于瘰疬乳岩,横痃,贴骨疽等症。每次2丸,每日2次,黄酒送服,温开水亦可。忌饮烧酒及食生冷,孕妇勿服。(《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1962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苍蝇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苍蝇草药材名称苍蝇草拼音Cānɡ Yinɡ Cǎo别名马鞭草来源豆科苍蝇草Indigofera hancockii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微涩,凉。功能主治祛

  • 毛扭藓

    药材名称毛扭藓拼音Máo Niǔ Xiǎn英文名filamentous moss别名树毛衣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蔓藓科植物毛扭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robryidiu

  • 楸子

    药材名称楸子拼音Qiū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揪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Pyrus prunifolia Willd.]采收

  • 平地木

    药材名称平地木拼音Pínɡ Dì Mù别名叶下红、叶底红、矮脚樟、雪里珠、矮脚草、地茶、小青、矮茶、短脚三郎、矮茶荷、矮茶风、矮茶子、地青杠、老勿大、金牛草、千年不大、叶下珍珠、老不大、铺地凉伞、阴山

  • 柃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柃木药材名称柃木拼音Línɡ Mù别名细叶菜、海岸柃来源山茶科柃木属植物柃木Eurya japonica Thunb.,以茎、叶、果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 牦牛角

    《全国中草药汇编》:牦牛角药材名称牦牛角拼音Máo Niú Jiǎo别名毛犀、牦牛、旄牛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L.)[Bos grunnien

  • 厚皮树

    《中药大辞典》:厚皮树药材名称厚皮树拼音Hòu Pí Shù别名胶皮麻、十八拉文公(《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全展选编·内科》来源为漆树科植物厚皮树的树皮。原

  • 亮叶桦叶

    药材名称亮叶桦叶拼音Liànɡ Yè Huà Yè别名光叶桦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桦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tula luminifera H. Winkl.[Betula al-no

  • 水梨藤

    《中药大辞典》:水梨藤药材名称水梨藤拼音Shuǐ Lí Té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水梨儿藤的根皮。原形态藤状灌木。茎圆柱形,黑褐色,表面光滑。叶互生,阔披针形,长

  • 结血蒿

    《中药大辞典》:结血蒿药材名称结血蒿拼音Jié Xuè Hāo别名普尔那(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毛莲蒿的全草。7~9月割取茎叶。切段,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