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獐髓

獐髓

《中药大辞典》:獐髓

药材名称獐髓

拼音Zhānɡ Suǐ

出处《别录》

来源为鹿科动物骨髓脊髓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獐肉"条。

功能主治①《别录》:"益气力,悦泽人面。"

②《纲目》:"治虚风。"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獐髓

药材名称獐髓

拼音Zhānɡ Suǐ

英文名River deer bone marrow or spinal corl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本草图经》:唐方有獐骨酒及獐髓煎,并补下,其脑亦入面膏。

2.《纲目》:獐髓脑,《千金方》治暗风薯蓣煎,治虚损天门冬煎,并用之。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髓或脊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potes inermis Swinhoe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取骨髓或脊髓,鲜用或冷藏。

原形态獐,小型鹿类,外表比麋大,重约15kg,体长约1m,四肢粗壮发达,尾甚短,几被臀部的毛所遮盖。雌雄均无角,雄性獠牙显露,侧扁,向下延伸,突出口外。耳中等大,基部有两条软骨质的脊突,顶端较尖。眼前方有狭袋形的眶下腺。鼠蹊部有一对鼠蹊腺,没有跗腺和脚腺。体毛多棕黄色,浓密粗长。体侧及腰部冬毛长达40mm,呈波形弯曲。幼兽身上有纵行排列的白色斑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山地草坡灌丛中,不上高山,喜欢在河岸、湖边等湖湿地或沼泽地的芦苇丛中生活。以植物为食。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的丘陵河谷地带。

性味味甘;咸;性温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补虚益精;祛风泽肽。主虚劳赢弱;面无光泽;皮肤枯燥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入膏、丸剂。

各家论述1.《别录》:益气力,悦泽人面。

2.《纲目》:治虚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江蓠

    药材名称江蓠拼音Jiānɡ Lí别名龙须菜、海菜、线菜、海粉干、海面线、竹筒菜、蚝菜、发菜、粉菜出处江蓠又名龙须菜。1.《纲目》菜部云:“龙须菜,生东南海边石上,丛生,无枝叶,状如柳根须,长者尺余,白

  • 野荔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荔枝药材名称野荔枝拼音Yě Lì Zhī别名尖叶四照花、山荔枝来源山茱萸科狭叶四照花Cornus kousa Hance var. angustata Chun (De

  • 乌苏里鼠李树皮

    药材名称乌苏里鼠李树皮拼音Wū Sū Lǐ Shǔ Lǐ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乌苏里鼠李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ususs uriensis J.Vass.采收和储藏:

  • 尖顶地星

    药材名称尖顶地星别名地星、土星菌、马勃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灰包目地星科尖顶地星Geastrum triplex (Jungh.) Fisch.,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雨后,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

  • 跌打老

    《中药大辞典》:跌打老药材名称跌打老拼音Diē Dǎ Lǎo别名大五托、川掌莲、五叉虎、牛拉力(《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樟科植物轮叶木姜子的茎、叶或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轮叶木姜子,又

  • 鹿齿

    《中药大辞典》:鹿齿药材名称鹿齿拼音Lù Chǐ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牙齿。原形态形态详"鹿茸"条。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留血,鼠瘘,心

  • 蜇砂

    药材名称蜇砂来源蜇蛾科昆虫家蜇BombyxmoriLinnaeus的粪便。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脾、胃经。功能主治除湿利痹,缓急舒筋。用于风湿痹痛,吐泻转筋。用法用量一钱至三钱,须包煎。备注(1)

  • 蘼芜

    《中药大辞典》:蘼芜药材名称蘼芜拼音Mí Wú别名蕲莲、蘪芜(《尔雅》),薇芜(《本经》),江蒿(《上林赋》),芎藭苗(《别录》),川芎苗(《履巉岩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伞形

  • 脐带

    《全国中草药汇编》:脐带药材名称脐带拼音Qí Dài别名坎炁来源为健康人的婴儿脐带。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微咸,温。用法用量纳肾气,定喘咳,敛汗止疟。主治虚劳,胎毒,脐疮等症。

  • 鮧鱼鳔

    药材名称鮧鱼鳔拼音Yí Yú Biào别名鲶鱼鳔来源药材基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的鱼鳔。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urus asotus (Linnaeus)[Parasilurus asotus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