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珠果黄紫堇

珠果黄紫堇

药材名称珠果黄紫堇

拼音Zhū Guǒ Huánɡ Zǐ Jǐn

别名念珠黄堇、念珠紫堇、胡黄堇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珠果黄堇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speciosa Maxim.[C.pallida(Thunb.)Pers.var.speciosa(Maxim.)Kom.;C.maximowcziana Nakai]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挖,晒干。

原形态珠果黄堇多年生草本,高15-20cm,无毛。主根长直。茎直立,自下部分枝。叶互生;叶柄长3-5cm;叶片轮廓狭卵形,长5-12cm,宽4-6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5-7,末回裂片披针形至条形,下面略带白粉。总状花序顶生,长3-8cm,密集花8-18朵;苞片披针形,长5-8mm;萼片膜质,卵形,长约5mm,先端有缺刻;花冠黄色,长约20mm,距长8mm,末端钝圆。蒴果条形,长2-3.5cm,串珠状。种子扁球形,黑色,表面密生小凹点。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或沟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

化学成分珠果黄堇全草含紫堇杷灵碱(corypalline),原阿片碱(protopine),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咖坡明碱(ca-paurimine),咖坡任碱(capaurine),消旋四氢掌叶防己碱(tetrahy-dropalmatine)。

性味苦;涩;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痈疮热疖;无名肿毒;角膜充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百解藤

    药材名称百解藤拼音Bǎi Jiě Ténɡ别名金线风、凉粉藤、寄山龙、山豆根、青藤仔、蛤仔藤、金锁匙、独脚乌柏。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粉叶轮环藤的根或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ea hyp

  • 牛靥

    《中药大辞典》:牛靥药材名称牛靥拼音Niú Yè别名牛食系(《圣惠方》)。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甲状腺体。功能主治《纲目》:"治喉痹,气瘿。"复

  • 白杨树皮

    《中药大辞典》:白杨树皮药材名称白杨树皮拼音Bái Yánɡ Shù Pí别名白杨皮(《梅师集验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树皮。原形态山杨,又

  • 紫荆果

    《中药大辞典》:紫荆果药材名称紫荆果拼音Zǐ Jīnɡ Guǒ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功能主治治咳及孕妇心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摘录《中

  • 黄明胶

    《中药大辞典》:黄明胶药材名称黄明胶拼音Huánɡ Mínɡ Jiāo别名水胶(《外台》),牛皮胶(《本草图经》),海犀胶(《纲目》),广胶、明胶(《本经逢原》)。出处《食疗本草》

  • 柳叶绣球菊

    药材名称柳叶绣球菊拼音Liǔ Yè Xiù Qiú Jú别名空心柳、王八脆、水火筒、马尿溲来源蔷薇科柳叶绣球菊Spiraea salicifolia L.,以全

  • 栗子

    《中药大辞典》:栗子药材名称栗子拼音Lì Zi别名板栗(《唐本草》),栗果(《滇南本草》),大栗(《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种仁。原形态栗(《诗

  • 浮海石

    药材名称浮海石拼音Fú Hǎi Shí英文名Pumice别名浮石、石花、海石、水泡石、海浮石、浮水石、羊肝石出处出自《本草从新》来源药材基源: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及瘤分胞苔虫等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酒饼婆

    《中药大辞典》:酒饼婆药材名称酒饼婆拼音Jiǔ Bǐnɡ Pó别名酒饼叶、石龙叶、土枇杷(《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紫玉盘的叶或根。原形态紫玉盘,又名:油椎,酒饼

  • 天竺黄

    《中国药典》:天竺黄药材名称天竺黄拼音Tiān Zhú Huánɡ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