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花苋

白花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苋

药材名称白花苋

别名烂脚蒿、白牛膝、土牛膝、怀牛膝

来源藜科白花苋Aerva sanguinolenta (L.) Blume,以根、花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广西。

性味微辛,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除湿,调经止咳,止痢。主治痢疾,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肌肉痛,月经不调,血崩,老年咳嗽。

用法用量0.5~1两。泡酒服。

注意忌服酸、冷。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白花苋

药材名称白花苋

拼音Bái Huā Xiàn

别名烂脚蒿、白牛膝、土牛膝、怀牛膝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白花苋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rva sanguinolenta(L.)B1.[Achy-ranthes sanguinolentaL.]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lm。茎直立或稍披散,有白色柔毛,后渐脱落。叶对生或互生,卵状椭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5-8cm,宽5-35mm,顶端具小芒尖、基部楔形,两面有白色伏柔毛,老时无毛;叶柄长2-10mm。穗状花序腋生和顶生,密集在茎顶端成总状;花两性或杂性;总花梗和花梗有白色长绢毛;苞片和小苞片卵形,外有白色柔毛;花被片5,白色或粉红色,长圆形,外被白色长绢状毛;雄蕊短,退化雄蕊条形;柱头2浅裂。胞果卵形,不开裂。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的山坡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清热除湿。主月经不调;血瘀崩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湿热黄疸;痢疾;角膜云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注意孕妇禁服。《全国中草药汇编》:"本品泡酒,忌服酸、冷,孕妇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倒扎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倒扎龙药材名称倒扎龙拼音Dǎo Zhā Lónɡ别名过江龙来源蔷薇科倒扎龙Rubus wilsonii Duthi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止痛

  • 山莓

    药材名称山莓拼音Shān Méi别名三月泡[湖南、四川]、五月泡[广东]、刺葫芦、吊杆泡、薅秧泡、黄莓、大麦泡、猪母泡、高脚泡来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

  • 一扫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扫光药材名称一扫光拼音Yì Sǎo Guānɡ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双花千里光Seneeio dianthus Franch.,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全草,切段晒干。性味苦

  • 艾麻草

    药材名称艾麻草拼音ài Má Cǎo别名铁秤铊、禾麻草来源荨麻科艾麻草属植物艾麻草Laportea sinensis C. H. Wright,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去茎叶,洗净泥

  • 枸骨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枸骨子药材名称枸骨子拼音Gǒu Gǔ Zi别名功劳子来源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ex Paxt.的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性味苦、涩,微温。

  • 鸭脚木皮

    《中药大辞典》:鸭脚木皮药材名称鸭脚木皮拼音Yā Jiǎo Mù Pí别名西加皮(《陆川本草》),鸭脚皮(《岭南草药志》)。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原

  • 慈竹根

    《中药大辞典》:慈竹根药材名称慈竹根拼音Cí Zhú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茎。性味下乳。功能主治内服:炖肉或煎汤,鲜者1~4两。摘录《中药大辞典》

  • 广西过路黄

    药材名称广西过路黄拼音Guǎnɡ Xī Guò Lù Huánɡ别名斗笠花、笠麻花、斑筒花、虎头黄、五莲花、时花草、四叶一枝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广西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

  • 广石豆兰

    药材名称广石豆兰拼音Guǎnɡ Shí Dòu Lán别名单叶岩珠、岩枣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广东石豆兰的假鳞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

  • 石南藤

    药材名称石南藤拼音Shí Nán Ténɡ别名爬岩香来源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巴岩香Piper wallichii (Miq.)Hand.-Mazz. var hupe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