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白花蛇目睛

白花蛇目睛

《中药大辞典》:白花蛇目睛

药材名称白花蛇目睛

拼音Bái Huā Shé Mù Jīnɡ

出处《纲目》

来源蝮蛇科动物五步蛇眼睛

功能主治普济方》:"治小儿夜啼,以一只为末,竹沥调少许灌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花蛇目睛

药材名称白花蛇目睛

拼音Bái Huā Shé Mù Jīnɡ

英文名long-noded pit viper ey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蝰科动物尖吻腹的眼睛。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kistrodon acutus(Gunther)

采收和储藏:宰杀蕲蛇后,取眼睛,晒干。

原形态尖吻蝮,吻端尖而翘向前上方,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黑色,头侧自吻棱经眼斜至口角以下为黄白色,头、腹及喉也为白色,体粗壮,尾较短,全长可达1.5m,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背脊有(15-20)+(2-5)个方形大斑,其边缘浅褐色,中央略深,有的方斑不完整;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略呈三纵行,有的若干斑块互相连续,而界限不清;尾腹面白色,散以疏密不等的黑褐色点斑。吻鳞甚高,上部窄长,构成尖吻的腹面;鼻间鳞1对,也窄长构成尖吻的腹面。头背具对称的而富疣粒的大鳞;有颊窝;眶前鳞2,眶后鳞1,有1较大的眶下鳞;上唇鳞7。背鳞21(23)-21(23)-17(19)行,除最外1-3行外,余均具结节状强棱;腹鳞157-170;肛鳞完整;尾下鳞52-59,大部双行,少数为单行,尾后段侧扁,末端1枚鳞片侧扁而尖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山区或丘陵林木茂盛的阴湿地方,或路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疏风定惊。主小儿夜啼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少许冲服。

各家论述普济方》:治小儿夜啼,以一只为末,竹沥调少许灌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川山橙果

    药材名称川山橙果拼音Chuān Shān Chénɡ Guǒ别名石柑子、牛奶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川山橙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odinus hemsleyanus Diels采收和

  • 芒萁

    药材名称芒萁拼音Mánɡ Qí别名蕨箕、芒萁骨、路萁、狼萁、小黑白来源蕨类里白科芒萁属植物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 (Thunb.)Bernh.以全草或根

  • 黎豆

    《中药大辞典》:黎豆药材名称黎豆拼音Lí Dòu别名虎豆(《尔雅》郭璞注),狸豆(《纲目》),巴山虎豆、鼠豆(《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头花黎豆的种子。秋后

  • 雕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雕骨药材名称雕骨拼音Diāo Gǔ别名鹰骨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鹰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

  • 小万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万年草药材名称小万年草拼音Xiǎo Wàn Nián Cǎo别名石豆瓣来源景天科小万年草Sedum subtile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

  • 樗叶花椒皮

    药材名称樗叶花椒皮拼音Chū Yè Huā Jiāo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树皮。立夏前后,剥取树皮,晒干。生境分部产浙江、福建等地。性状干燥树皮呈

  • 对叶草

    药材名称对叶草拼音Duì Yè Cǎo别名牛心朴、牛心秧、瓢柴、侧花徐长卿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萝蘑科植物华北白前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切段。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

  • 大黑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黑蒿药材名称大黑蒿拼音Dà Hēi Hāo别名密花艾纳香来源菊科大黑蒿Blumea densiflora (Wal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

  • 稻芽

    药材名称稻芽拼音Dào Yá英文名FRUCTUS ORYZAE GERMINATUS别名谷芽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稻谷用水

  • 山藿香

    《中药大辞典》:山藿香药材名称山藿香拼音Shān Huò Xiānɡ别名血见愁、血芙蓉(《生草药性备要》),野石蚕、野薄荷、仁沙草、苦药菜、假紫苏(《广西中兽医药植》),皱面草、方枝苦草(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