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鹤藤

白鹤藤

药材名称白鹤藤

拼音Bái Hè Ténɡ

别名白面水鸡(《陆川本草》),白背丝绸(《生草药手册》),白底丝绸(《岭南草药志》),绸缎藤、银背藤(《广西药植名录》),一匹绸(《广西中草药》)。

出处《本草求原》

来源旋花科植物白鹤藤茎叶。秋季采收。

原形态缠绕藤本。叶卵形至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9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浑圆或有时微心形,上面秃净或近秃净,下面密被银色紧贴的柔毛。花序腋生或顶生,头状或伞状;花序柄长3.5~7厘米,密被银色柔毛;花柄短,长约5毫米或不及;苞片大,萼片5,矩圆状卵形或卵形,外面的长9~10毫米,内面的较小,外密被银色柔毛;花冠漏斗状,白色,长2.7~2.8厘米,外被银色偃毛,裂片矩圆形,长1.5厘米内外;雄蕊5;子房4室,花柱线形。果近球形,径约8厘米,胭脂色,为卵形凹陷的宿萼所包围。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分布我国华南各地。

性状干燥茎叶,茎扭曲,表面暗灰棕色,有纵沟纹,断面绿白色,有明显的维管束,淡棕色。叶稍卷曲,质脆易碎,表面暗棕色至紫色,背面浅灰绿色,紧贴丝光毛。触之柔软。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①《陆川本草》:"苦辛,凉。"

②《岭南草药志》:"味微酸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理血祛风。治热咳,痰喘,吐血,崩,带,跌打损伤,风湿痛,疮毒。

①《本草求原》:"叶敷烂脚,化腐疮。"

②《岭南采药录》:"蛊胀,和米与黄糖捣烂煎香食之;肿胀,和苍术煎汤熏蒸之。"

③《陆川本草》:"叶:治肺热咳嗽痰喘。"

④《广西药植名录》:"消痰,润肺,止咳,止血。治肺痨,乳痈,水火烫伤。"

⑤《广西中草药》:"理血,祛风,除湿。治跌打损伤,内外伤出血及妇女血崩,白带。"

⑥《文山中草药》:"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止咳化痰,调经止血。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急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复方①治急、慢性支气管炎:白鹤蘸(干品)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内伤吐血:一匹绸叶、虎杖、旱莲草、龙芽草各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崩漏:㈠一匹绸叶、走马胎叶、龙芽草各一两,捣烂,水煎服。(《广西中草药》)㈡紫苞银背藤叶三至四片,研末,酒送服。(《云南中草药》)

④治跌打积瘀,经络不和:一匹绸一两,水煎冲酒服。(《广西中草药》)

⑤治白带:一匹绸一两,小榕树须五钱,鸡冠花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⑥治疮毒、烂脚:白鹤藤、蒲公英、银花藤煎水洗之,有消炎、化腐、去毒之效。(《岭南草药志》)

备注本植物的根(白鹤藤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同属植物紫苞银背藤在云南地区,亦供药用,其疗效相似。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鸡爪参

    药材名称鸡爪参拼音Jī Zhuǎ Shēn别名野参须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钝叶算盘七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eptopus obtusatus Fassett [S.genicula

  • 细叶黄杨

    药材名称细叶黄杨别名清明矮、千年矮、万年青、黄头艾来源黄杨科细叶黄杨Buxus harlandii Hance,以鲜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化学成分含生物

  • 鳞叶藓

    《全国中草药汇编》:鳞叶藓药材名称鳞叶藓别名多枝鳞叶藓来源苔藓类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num (Mitt.) Fleis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功能主治主治外

  • 四方蒿

    药材名称四方蒿拼音Sì Fānɡ Hāo别名沙虫药、四棱蒿、黑头草、白香薷、大香薷、滇香薷、鸡肝散、鸡骨柴来源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四方蒿Elsholtzia blanda Benth.,以叶、

  • 南丹参

    《中药大辞典》:南丹参药材名称南丹参拼音Nán Dān Shēn英文名Bowley Sage Root别名赤参、红根、奔马草、七里麻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南丹参Salvia bowleyana D

  • 宽唇神香草

    药材名称宽唇神香草拼音Kuān Chún Shén Xiā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宽唇神香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ssopus latilabiatus C.Y.Wu et H

  • 绢毛木姜子

    药材名称绢毛木姜子拼音Juàn Máo Mù Jiānɡ Zǐ英文名Sericeousleaf Litse出处始载于《四川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绢毛木姜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

  • 大叶菜

    药材名称大叶菜拼音Dà Yè Cài别名梭罗草(《贵州民间药物》),山扁柏、水柏枝、山棍草(《广西药植名录》),石上柏(《新医学》(6、7):58,1971)。出处《贵州

  • 枇杷根

    《中药大辞典》:枇杷根药材名称枇杷根拼音Pí Pá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根。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功能主治治虚痨久

  • 秋葡萄茎

    药材名称秋葡萄茎拼音Qiū Pú Tɑo Jīnɡ别名扁担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秋葡萄的茎或茎中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romanetii Roman.采收和储藏:秋、冬季割取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