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离根香

离根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离根香

药材名称离根香

别名利根香、肉桂草、美柱草、美花草

来源草海桐科离根香属植物离根香Calogyne pilosa R. Brow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晒干。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解毒。用于跌打损伤,蛇咬伤。

用法用量鲜品1两,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离根香

药材名称离根香

拼音Lí Gēn Xiānɡ

别名肉桂草、美柱草、美花草、利根香、山苘蒿、根风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草海桐科植物离根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ogyne pilosa R.Br.[C.chinensis Benth.]

采收和储藏:性状鉴别,全草皱缩成团,疏被柔毛。茎数条丛生,黄绿色或稍带紫色。叶互生,多皱缩,完整叶展平后呈条状披针表或倒卵形,长1-3.5cm,宽0.3-1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而下延成短柄,边缘具疏浅齿,主脉明显。花单生叶腋淡黄色。蒴果2瓣裂,气香,味微辛。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近方形细胞,外壁微角质化。下皮为1-2列类圆形细胞,排列疏松,最内1列为长圆形。中柱维管束周木型。中央有髓部。

原形态离根香,一年生草本,高不及20cm。 茎直立或披散,疏生短毛。叶互生;有短柄或几无柄;叶片线形或狭披针形,长1-2.5cm,宽1-3m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稀疏波状齿,疏被短糙毛,侧脉不显,茎上部叶近基部两侧各有1个耳片。花单生于叶腋,黄色;花萼与子房合生,裂片5,披我形,比萼筒长约2倍;花冠长约1cm,外面具毛,简短,花冠一侧分裂达基部;雄蕊5,分离,花丝长不及2mm,花药有短尖;子房下位,2室,花柱3裂,分枝先端有碗状突起,每室有胚珠数颗。蒴果2产裂,每室有多数种子。夏、秋季开花结果。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

性味味辛;性温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活血;解蛇毒。主风寒痹痛;胃痛;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花叶秋海棠拼音Huā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山海棠、公鸡酸苔、花酸苔来源秋海棠科花叶秋海棠Begonia cathayan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老鼠刺

    《全国中草药汇编》:老鼠刺药材名称老鼠刺拼音Láo Shǔ Cì来源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猫儿刺Ilex pernyi Franch.,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寒。

  • 苦瓜子

    《中药大辞典》:苦瓜子药材名称苦瓜子拼音Kǔ Guā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种子。化学成分含水分8.6%,灰分21.8%,纤维19.5%,碳水化物16.4%,脂肪油31.0%。油中含丁

  • 野罂粟壳

    药材名称野罂粟壳拼音Yě Yīnɡ Sù Ké别名野大烟、山米壳、山大烟来源罂粟科罂粟属植物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L.以果壳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性味

  • 桉叶

    《中药大辞典》:桉叶药材名称桉叶拼音ān Yè别名桉树叶(《现代实用中药》),蓝桉叶(《广西中药志》)。出处李承枯《生药学》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叶。全年可采,折取老叶,阴干或鲜用。原形态

  • 莲衣

    《中药大辞典》:莲衣药材名称莲衣拼音Lián Yī别名莲皮(《本草再新》)出处《药品化义》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种皮。性味①《药品化义》:"味涩。"②《本草再新》:&quo

  • 滇南杭子梢

    药材名称滇南杭子梢拼音Diān Nán Hánɡ Zǐ Shāo别名干枝柳、三叶豆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滇南杭子梢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嫩枝有棱角,被细柔毛

  • 毒鱼藤

    《中药大辞典》:毒鱼藤药材名称毒鱼藤拼音Dú Yú Ténɡ别名白药根、雷公藤蹄(《岭南草药志》)。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毛蕊鸡血藤的根、茎、叶。夏、秋采收。

  • 猕猴梨

    药材名称猕猴梨拼音Mí Hóu Lí别名圆枣子、藤梨(《河南中草药手册》),洋桃藤(《贵州药植目录》)。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猕猴槐科植物软枣猕猴桃的根、叶。秋、冬

  • 假茶辣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茶辣药材名称假茶辣拼音Jiǎ Chá Là别名亚洛轻[傣语]、大苦木、臭子来源楝科浆果楝属植物灰毛浆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 (P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