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竹叶防风

竹叶防风

药材名称竹叶防风

拼音Zhú Yè Fánɡ Fēnɡ

别名鸡足防风(《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云防风(《中药志》),西防风(《四川中药志》)。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竹叶防风。春、秋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有长圆状直根。茎单生或少数丛生,全体几光滑无毛。基生叶为3出羽状复叶,具柄,长3~4厘米;裂片长梭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两端渐尖,平行脉3~5条,明显;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但叶片较小,叶柄基部抱茎,在顶端的叶几乎不为复叶而为单叶。复伞形花序腋生或顶生;伞柄5~8,无总苞;小伞梗10~20,不等长,基部有小总苞片数枚,狭披针形,无毛;萼齿短三角形;花瓣5,白色,先端尖锐,略向内弯;雄蕊5,花丝弯曲,药纵直开裂;子房卵形,花柱较短。双悬果卵圆形,紫棕色,有显着的果棱,但不木质化。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荒山路旁及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产于云南、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圆锥形或长圆柱形,微弯曲,有时分枝,长10~20厘米,直径约0.5~1.5厘米,外表灰棕色或棕黄色。根头部有时膨大(达2厘米)或有时缩小,顶端有明显下陷的茎痕,四周有细环纹和残存的叶鞘纤维。根部有致密的纵皱纹及横长而凸出的皮孔,有时可见点状突起的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中央为黄色的木质部,皮层占根的大部分,白色,散生棕色油点,接近形成层部尤多。气香,味微甘而涩。以条肥大,外皮细黄,内心白,现菊花心,有油质,味甘者为佳。

本品在云南、四川地区习惯作防风使用,参见"防风"条。

药理作用同属植物台结晶性强心甙,2.2克干草相当于1个猫单位。该植物之提取物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收缩作用。

炮制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辛。"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甘辛,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治感冒,风寒湿痹,痈肿疮疡,破伤风。

①《滇南本草》:"泻肺气(一作泻脾),治风,通行十二经络。(疗)一切风寒湿痹,筋骨疼痛,痈肿等症。杀附子毒。"

②《四川中药志》:"发表镇痛,祛风胜湿。治外感表症,头痛昏眩,关节疼痛,四肢拘挛,目赤,疮疡及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备注同属植物松叶防风在云南与上种同供药用。主要区别是叶呈狭线形。参见"防风"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昆明山海棠

    药材名称昆明山海棠拼音Kūn Mínɡ Shān Hǎi Tánɡ别名火把花、断肠草、紫金皮、紫金藤、雷公藤、掉毛草、胖关藤、红毛山藤。出处本品以火把花之名始载于《纲目》草部毒草类钩吻条下。《植物名实

  • 裂果卫矛

    药材名称裂果卫矛拼音Liè Guǒ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裂果卫矛的茎皮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dielsianus Loe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切片、茎

  • 狗脑

    《中药大辞典》:狗脑药材名称狗脑拼音Gǒu Nǎo别名狗脑髓(《医学入门》)。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脑髓。化学成分脑的各部,化学组成并不一致,含率颇不相等。灰白质含水分78.7%,蛋白质1.7

  • 深山酢浆草

    药材名称深山酢浆草拼音Shēn Shān Zuò Jiānɡ Cǎo别名山酢浆草、大酸溜溜、三块瓦来源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山酢浆草Oxalis acetosella L.,或深山酢浆草Oxa

  • 莎草

    《中药大辞典》:莎草药材名称莎草拼音Suō Cǎo别名莎随(《大戴礼记》),侯莎(《尔雅》),地毛(《广雅》),山莎(《纂文》),回头青(《清异录》),香头草(《广州植物志》),野韭菜,猪荸荠、隔夜抽

  • 大绿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绿藤药材名称大绿藤拼音Dà Lǜ Ténɡ来源葡萄科大绿藤Parthenocissus laetevirens Rehd.,以藤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贵州、湖南

  • 铁角凤尾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角凤尾草药材名称铁角凤尾草拼音Tiě Jiǎo Fènɡ Wěi Cǎo别名石林珠、金星草、止血草、洞里仙、鸡毛草、石蜈蚣、乌骨草、鹿仙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铁

  • 三角叶风毛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角叶风毛菊药材名称三角叶风毛菊别名白牛蒡根、翻白叶、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来源菊科三角叶风毛菊Saussurea deltoidea (DC.) C. B. Clarke,以根入药

  • 香樟果

    药材名称香樟果拼音Xiānɡ Zhānɡ Guǒ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果实,秋季采,阴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樟"条。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解表退热。治高热感冒,麻

  • 五除叶

    《中药大辞典》:五除叶药材名称五除叶拼音Wǔ Chú Yè别名山茶辣(《广西药植名录》),大漆王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叶。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