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笔仔草

笔仔草

药材名称笔仔草

拼音Bǐ Zǎi Cǎo

别名竹篙草(《岭南科学杂志》),黄毛草(《广州植物志》),墙头竹、猫仔草、牛尾草(《福建民间草药》),金丝茅《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笔毛草、猴毛草、眉毛草、金黄草、胡毛草(《闽东本草》),猫毛草(《广东中药》Ⅱ),牛毛草竹叶草(《福建中草药》)。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金丝草全草。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簇生草本,高10~80厘米。秆直立,纤细。叶片扁平,线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1~3毫米,先端渐尖,两面和边缘多少被毛;叶鞘秃净,鞘口有毛。穗状花序单生于主秆和分枝的顶端,柔软而微曲,长1.5~3厘米;穗轴纤细,节间甚短,被睫毛,节的顶端粗大成截头状;小穗成对,一具柄,一无柄,长不及2毫米;基盘的毛约与小穗等长或过之;第一颖的先端截头状或浑圆,被睫毛;第二颖较第一颖稍长,脊粗糙,先端被睫毛,2齿裂,具芒,芒直或曲,金黄色,长10~15毫米;不孕小花的外稃存或缺,线形,光滑,内稃缺;结实小花的外稃中间有裂隙,裂片被睫毛,具芒,芒与第二颖的相似,但稍长;雄蕊1,花药有的细小,有的长达1毫米;花柱2,柱头帚刷状,长约1毫米。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于河边、墙隙、山坡和潮湿旷野。分布浙江、台湾、福建、广东、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地。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性味甘,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无毒。"

②《闽南民间草药》:"甘,寒。"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归经《闽东本草》:"入脾、肾、膀胱三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治热病烦渴,泄泻,黄疸型肝炎,糖尿病,淋蚀,尿血,小便不利。

①《福建民间草药》:俐小便,通淋闭,止消渴,除烦热。"

②《广东中药》Ⅱ:"清热,利水,通淋,凉血。主治淋浊,肝热,疳积,小儿尿短。"

③《闽东本草》:"治发热口渴,肠风泄泻,恶心呕吐,小便不利,目赤。"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

复方①治发热口渴,泄泻,热淋,血淋:鲜金丝草二至四两。煎汤内服。(《闽东本草》)

②治小儿烦热不解:金丝草一两。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糖尿病:金丝草二两,白果十二枚。酌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白带:金丝草一两,银杏十四枚。水酌量煎服。(《闽东本草》)

⑤治梦遗泄精,白浊:鲜金丝草一至二两,鲜海金沙草七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⑥治小儿尿短:金丝草灯心草车前草、旱蓬草,煎服。(《广东中药》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珠果黄紫堇

    药材名称珠果黄紫堇拼音Zhū Guǒ Huánɡ Zǐ Jǐn别名念珠黄堇、念珠紫堇、胡黄堇。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珠果黄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speciosa Max

  • 鸟巢菌

    药材名称鸟巢菌拼音Niǎo Cháo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鸟巢菌科真菌粪生黑蛋巢菌和隆纹黑蛋巢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athus stercoreus (Schw.)de Toni

  • 藁本

    《中国药典》:藁本药材名称藁本拼音Gǎo Běn英文名RHIZOMA LIGUSTICI别名香藁本来源本品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或辽藁本Ligustic

  • 连香树

    药材名称连香树拼音Lián Xiānɡ Shù别名芭蕉香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五君树、山白果(《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浙扛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连香树科植物连香树的果实。

  • 园金柑

    药材名称园金柑别名甘桔、山桔子、金桔、月桔来源芸香科园金柑Fortunella japonica (Thunb.) Swingle,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安徽、江西。化学成分果皮含金橘甙(fo

  • 赤地榆

    《中药大辞典》:赤地榆药材名称赤地榆拼音Chì Dì Yú别名隔山消(《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紫地榆(《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

  • 一枝蒿

    《中药大辞典》:一枝蒿药材名称一枝蒿拼音Yì Zhī Hāo别名蜈蚣草(《分类草药性》),乱头发(《贵州民间方药集》),一支蒿、飞天蜈蚣(《贵阳民间药草》),羽衣草(《贵州草药》),千条蜈蚣

  • 剪秋罗

    药材名称剪秋罗拼音Jiǎn Qiū Luó别名阔叶鲤鱼胆[江苏]来源石竹科剪秋罗属植物剪秋罗Lychnis senno Sieb. et Zucc.,以全草及根部入药。夏秋采,洗净,根部切片

  • 石龙刍

    《中药大辞典》:石龙刍药材名称石龙刍拼音Shí Lónɡ Chú别名龙须、草续断、龙珠(《本经》),龙蒭、龙鬓、龙木、草毒、龙华,悬菟(《吴普本草》),龙须草、缙云草(崔

  • 黑虎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虎七药材名称黑虎七别名铁杆七、黑龙七、大叶狗牙七来源蕨类裸子蕨科凤丫蕨属植物中华凤丫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 Hieron.,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挖,去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