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接骨草

红接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接骨草

药材名称红接骨草

别名耳草长蒴苣苔、矮脚甘松石上莲

来源苦苣苔科红接骨草D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

性味微苦、涩,凉。

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消肿止痛。

劳伤咳嗽:全草0.3~1两,水煎服。

跌打损伤,骨折:鲜全草捣烂用酒炒外敷,或用全草浸酒内服外搽。

痈疮疖肿:鲜全草捣烂调红糖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接骨草

药材名称红接骨草

拼音Hónɡ Jiē Gǔ Cǎo

别名矮脚甘松石上莲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耳草长蒴苦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 [Chirita hedyotids (Ghun) W. T. W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耳草长蒴苦苣苔 多年生草本,具长根状茎。叶均基生;无柄或具柄,柄扁,长达2cm,宽3-6mm;叶片干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6.5-10cm,宽0.9-2.4cm。常镰刀状弯曲,两端渐狭,边缘全缘,两面密被伏贴灰黄色绒毛,侧脉3-4条。花序2-3条,每花序有多花;花序梗枨13-18cm;苞片对生,狭椭圆形,长约4mm,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1.5mm,外面被极短柔毛,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至淡红色,内面被极短柔毛,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至淡红色,内面有紫红色斑纹,外面被短柔毛,花冠下部细管状,长约7mm,冠檐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2枚发育,花丝基部具柔毛,退化雄蕊2;花盘杯状;子房长约6mm,密被短柔毛,花柱长约3mm,被短柔毛,柱头2裂。蒴果线形,长2-3cm,宽约2mm,密被短柔毛。种子小,椭圆形,平滑。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160m的石灰岩山阴处石上或陡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

性味味微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痈疮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浸酒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冬珊瑚

    药材名称冬珊瑚拼音Dōnɡ Shān Hú别名珊瑚子、玉珊瑚、红珊瑚、野辣茄、野海椒来源茄科茄属植物珊瑚樱Solanum pseudocapsicum L.,以根入药。秋季采,晒干。性味咸、

  • 苦豆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豆子药材名称苦豆子拼音Kǔ Dòu Zi别名苦豆根、苦甘草[西北]来源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以全草、根、种子入药。全草夏季

  • 南枳椇

    药材名称南枳椇别名枳椇子来源鼠李科南枳椇Hovenia acerba Lindl.,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渴除烦,解酒毒,利二便。主治醉酒,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用法用

  • 心叶荚蒾根

    《中药大辞典》:心叶荚蒾根药材名称心叶荚蒾根拼音Xīn Yè Jiá Mí Gēn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心叶荚蒾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原形态

  • 常春藤子

    《中药大辞典》:常春藤子药材名称常春藤子拼音Chánɡ Chūn Ténɡ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果实。秋后采集。性味《本草拾遗》:"甘,温,无毒。

  • 拟囊果芹

    药材名称拟囊果芹拼音Nǐ Nánɡ Guǒ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滇芎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ospermopsis delauayi (Franch.) Wolff[Arraca

  • 岩豇豆

    《中药大辞典》:岩豇豆药材名称岩豇豆拼音Yán Jiānɡ Dòu别名岩泽兰(《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肉叶吊石苣苔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附生灌木。茎匍匐

  • 地贵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贵草药材名称地贵草拼音Dì Guì Cǎo来源茜草科地贵草Ophiorrhiza succirubra Ki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温。功能主治

  • 倒爪草

    药材名称倒爪草拼音Dǎo Zhuǎ Cǎo别名倒打草、道爪草、牛含水、牛汗水、牛哈水、紫花秧、多德草、刺儿草来源玄参科野胡麻Dodartia orientalis L.,以根或全草入药。果期采收,晒干

  • 山道年蒿

    《中药大辞典》:山道年蒿药材名称山道年蒿拼音Shān Dào Nián Hāo别名蛔蒿(《中国药植图鉴》)。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菊科植物山道年蒿的花序和叶。一般在8~9月花蕾